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1)

〖时令·风俗〗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唐·司空曙有句:“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晋·陶渊明亦云:“闾庭多落叶,慨然以知秋。”何谓秋?《说文》:“秋,禾谷熟也。”《管子·形势解》:“秋,阴气以下,故万物收。”《文选》录潘岳《秋兴赋》,李善注曰:“秋,就也。言万物就成也。”汉·扬雄《太玄·中》有“覆秋常”,司马光注:“秋者,万物成就收功之时也。”《广雅·释诂四》:“秋,愁也。”《白虎通义·五行》:“秋之为言愁亡也。”《春秋繁露·阴阳义》:“秋,怒气也,故杀。”《通纬·孝经援神契》:“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秋者,揪也,万物于此揪敛也。”《逸周书·时训解》:“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立秋一般在每年阳历的8月7日或8日,今年是阳历8月8日(即农历六月廿六日)6时29分交立秋。俗话说:“立秋立凉哩,数九数暖哩。”又说:“立秋分早晚。”早晨立秋,天气比较凉爽;晚上立秋,天气比较燠热。俗话说:“早起秋,凉悠悠;黄昏秋,热愁愁。”又说:“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还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悠悠。”今年是早晨6时29分起秋,应该是个凉爽的秋天。

不过,俗话还说:“秋后一伏,热死老牛。”又说:“秋后还有个母老虎伏。”若想知道立秋后到底是热是凉,还要看立秋的时候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谚云:“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所谓“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由于末伏规定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里,因而只有立秋逢庚日才叫“伏包秋”;一般情况都是末伏在立秋之后,俗称“秋包伏”。由于末伏共有10日,也就是说,“伏包秋”在立秋后只有10日是伏天,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热得时间较短,所以说“伏来秋,凉悠悠”;而“秋包伏”在立秋后尚有十多天甚至十八九天在伏里,热得时间自然就长,所以说“秋来伏,热得哭”。今年立秋是阳历8月8日,即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末伏是8月14日,即农历七月初二(庚辰日),从立秋到处暑出伏,共16个伏天,大致应了“立秋傲热十八天”之俗谚。一般来说,“伏包秋”的情况并不多见,我查了一下,从1990年到2020年的30年里,仅有四次“伏包秋”:1991年8月8日,即农历辛未(羊)年六月二十八日(庚戌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1993年8月7日,即农历癸酉(鸡)年六月二十日(庚申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2012年8月7日,即农历壬辰(龙)年六月二十日(庚子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2014年8月7日,即农历甲午(马)年七月十二日(庚戌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由于“伏包秋”较为少见,所以一般以早上立秋或晚上立秋,来判断秋后天气的凉热。当然,天气的凉热程度还与下雨与否有关。俗话说:“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挂起。”还说:“一场秋雨一场凉。”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由于立秋以后,天气渐凉,加之人们刚刚度过“苦夏”,身体需要摄养进补,于是纷纷胃口大开,啖肉饮酒,并称之为“贴秋膘”。据《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又,秋天之味宜辛,故北人多以吃麻辣涮锅子来“贴秋膘”。

〖人情·物理〗

◆三人同行,必有一智

1.《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少解读《论语》者,认为这是孔夫子谦虚的表现。其实,关谦虚何?夫子的“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不过是表明要学习他人身上好的东西,将不好的作为自己的参照系而已。三人同行有我师,是从正反两方面师事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于孔子来说,从“三人”身上学到的,很可能是教训多于经验。读反面教材,将他人之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是最好的学习。

2.《易经·损卦》:“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清儒李士鉁解道:“以一求一则为两,两则有唱和之欢;以一求二则为三,三则有争夺之患。”俗话说:“两个人处成情人,三个人处成仇人。”又说:“俩人是把儿,三人是杈儿。”如果三人之中,两强联手,欺凌一弱,即会导致“三人出门小的苦”之惨状。如果三人当中,两劣勾结,排挤一优,则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之恶状。从古及今,此二种情形,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3.《尚书·洪范》:“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乃“少数服从多数”之游戏规则。然而这个“少数”和“多数”的关系,必须是真实的。《韩非子·内储说上》:“晏子聘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像这类打着”多数人“的旗号,而窃行”少数人“之私者,怎么可能不出乱子呢?

4.《庄子·天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集韵·德韵》讲:“惑,通作或。”惑也者,或者也。惑乱之人心眼儿活,或者这样,或者那样。俗话说:“一个人俩心眼儿不算多。”因而每每会出现“三人六主张”之局面。倘三人同行,一人迷路,两人清醒,最终还是可以抵达目的地的。然而,倘两人迷路,一人清醒,跟着俩糊涂蛋南辕北辙走下去,必然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5.《五灯会元·杨歧方会禅师》:“三人同行,必有一智。”这与“兵上三千出韩信”一样,是从概率上讲的。三人同行,关键是要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否则,同床异梦,各怀鬼胎,“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有多少智慧都会在内斗中消耗殆尽。只有三人同行,戮力同心,才可能“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计妥当。”又说:“一个巧皮匠,没张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更何况三人同行,尚有一智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