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重文化空间

 

1957年12月4日那天,慧生发烧,他打电话到慧生家,威胁慧生说如不出来会他就到慧生家里去闹,慧生只好和他去了天城山,他在天城山用手枪先打死了慧生然后自杀,而慧生的妹妹生曾对作者说,慧生当时并不只有一个男朋友。

2001年的仲夏,在位于神户甲子园附近的慧生的妹妹生家里,我看见了慧生的遗照,楚楚动人的慧生站在渐渐久远的泛黄岁月中,微笑凝视着与她隔绝的今世,她那飘逸的倩影中似凝结了两国皇族几代人的优雅,美得剔透而脆弱,美得静如止水,美得天衣无缝。

转眼50年快过去了,人们不忘天城山的美景,不忘天城山隧道,不忘文学的真实与虚构。这天城山的附近,有伊豆舞女的塑像,也有扮成"伊豆舞女"的如花似玉的姑娘们,但是人们却似乎忘记了美丽的慧生,尽管她的真实故事比《伊豆舞女》更加凄绝。但是我相信,她虽然没有微笑在天城山的美景中,却永远以她中国人所特有的善良与宽容,永远微笑在历史中,凝视着中日之间永远"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

--日本的电车和地铁

一般来说,电车和地铁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一种运输工具,但是在我看来,日本的电车之文化功能却特别丰富,远不是"运输工具"这一简单的概念所能涵盖的。

当然,它首先的功能是运送乘客。东京的电车、地铁网络特别发达,四通八达,而且绝大多数是安全正点,有汽车的人大多数也利用电车、地铁通勤。在高峰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电车和地铁的工作人员拼着力气向车里猛塞乘客的场景。看来在小汽车普及的日本,电车和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的利用率还是相当高的。

其次,电车和地铁也是阅读的空间。据调查,有三分之一的日本人在电车中阅读书籍和报纸,我自己也有一年在电车上阅读50本书的"个人记录",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电车和地铁的平稳度高,非常适合于阅读。据说电车和地铁这种文化功能是带动日本书报出版业发达的一大动力,所有的车站里都有卖食品兼卖报纸、书籍等的方便店,也有很多车站里有书店。

第三,电车和地铁还是通讯空间。尽管电车和地铁公司在车中的播音器中反复强调,为了避免影响装有心脏起搏器等乘客的健康,在车上不要通话,但是现在的手机上都有发电子邮件的功能,因此有许多人认真执行"不通话"的原则,但是手指在手机上却忙个不停--发电子邮件。这对于装有心脏起博器的乘客来说,其"杀伤力"是"此处无声胜有声",逼得他们在车厢里乱窜,也找不到一个安全的空间。

第四是游戏空间,现在手机一般都有游戏机功能,也有的乘客专门拿着游戏机到电车上玩,小小银屏,千军万马,刀光剑影,趣味无穷。

第五,电车和地铁也是睡眠空间。有许多人夜里或玩或工作,睡眠严重不足,于是在电车和地铁里"补睡"。有时有的年轻姑娘在熟睡中把身旁人的肩头当成了"枕头",如果旁边是个"怜香惜玉"的"大哥"或是"大叔",也会乐不得沉醉于姑娘的"春芳"之中,甘为其"梦中绣枕"。

第六,地铁和电车还是"窥视空间"。人们在看书或打电脑的时候,旁边总有人不由地窥视上几眼,看你看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据很有人气的电视节目"列队法律相谈所"介绍说,这种窥视不算违法和侵犯个人隐私,因为你的看书、写作等行为发生在公共空间。"列队法律相谈所"还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小姐身着超短裙,坐在座位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于是玉腿渐开,春光乍泻。而对面坐着的一个年轻男子,正唾液满口,屏住呼吸,随着小姐玉腿渐开,粘稠的目光像浆糊一样紧紧贴住了小姐的裙底风光。小姐突然醒来,看见那男子的目光已在她的裙底深邃入骨,不由得大怒,跳起来扇了那年轻男子一记大耳光,还把他告上法庭。但是小姐最终败诉,因为她的玉腿开合于公共空间。

第七,电车和地铁是聊天空间,这多见于中学生和主妇等。中学生有时为了"张扬个性",故意大声聊天;而主妇也是日本的"百不论"的一个阶层,尤其一旦三五成群,一定会聊个热火朝天,震天价响。

第八,电车和地铁是广告空间。据说电车中的广告效果极佳,价格也不菲。

第九,电车和地铁还是化妆空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他的名著《雪国》中曾描写过从车窗里映出的叶子的美:"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在晃动。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