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鬼和日本的鬼

 

而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历史上多在北方,北方的农耕文化是"天水文化",对掌握每年都有微妙变化的农时的要求不像日本那样精微,每年的农时基本是固定的。这种文化的不同反映在文学上就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加之岛国狭长而多山,大多数地方连地平线都看不到,无缘与远望之壮阔相接,低头细细玩味身边的一物一景总可以吧?久而久之,就精微入魂,无论作诗还是琢物,惊人之美总在幽密处如柔丝缠绵,若隐若现。

中国的鬼和日本的鬼

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使用"鬼"这个汉字,但究其意义,却是很不相同的。在中国语中,鬼首先是指死人的亡灵,其次才是指妖怪一类害人的东西。《说文解字》曰:"人所归为鬼。"郭向注曰:"古者谓死人为归人。"《正字通》曰:"人死魂魄为鬼,凡人具有阴阳之气成形,阴阳散而人死,初死前阴已绝,后阴未来,谓之中阴,通谓之鬼。"而在日本,"鬼"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变化,但却很少像中国那样,用来指称死人的亡灵。在日本,鬼首先是一种隐形物(《和名抄》)。在上古的《出云国风土记》中,鬼是一种独眼的、专吃在田间劳动的农民的可怕的妖怪。后来受佛教和阴阳道的影响,鬼一般是指人形、牛角、虎皮裙、虎牙的怪物。

日本人之所以不习惯于用"鬼"来指称亡灵,我想是因为日本人非常尊重死亡,非常尊重死者。在日本的习惯中,死人一般被称作"灵",也就是说,不论生前做了什么事,死了之后就成了神。进入了死的世界的人,他的一切罪过都将消失,一切仇恨都将化解,献给死人的只能是跪拜与冥福的祝愿。

在日本的中世纪,武士平家和源氏争夺天下,平家一族被源氏所灭,而源氏夺得天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平家一族修庙造墓,祭奠亡灵。在抗日战争中,也可以看到日本军队为敌国将士举行盛大葬仪的事情。我在1937年至1945年的日本《朝日新闻》上找出约16条日本军队为作为敌人的中国战死者慰灵的新闻,当时他们也称中国的战死者为"英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