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独树一帜的营销革命(6)

朱江洪更明确指出,中国的市场非常大,并不存在一种渠道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与国美的交恶对于格力来说损失的可能就是不到1%的市场份额,但通过搞好与上万家经销商的关系,格力换来了30%以上的销售额的增长,这是其他采用所谓现代的营销模式的空调厂家所难以企及的。2007年格力在上海的销售利润仅为100万元人民币,公司在2008年加速发展专卖店,在第一季度将销售额提高近100%。

在业界讨论依然热烈的同时,国美等大卖场的扩张在继续,家电大卖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行业巨头话语权更强。原来家电连锁是国美、苏宁、永乐、五星、大中、顺电、三联等“战国七雄”,经过一系列并购,现在主要是国美、苏宁两巨头在行业称霸。2006年家电连锁的销量约占全国家电总销量的30%,预计2008年底这个比例将上升到45%。至2008年6月,国美、苏宁等家电大连锁已占据一二线市场份额70%,基本控制了除百货商场、超市外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这显然使得“美苏”在与家电企业谈判时底气更足,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此外,这些巨头利用上市融资等手段募集了充裕资金,加速门店扩张的同时还开始注意品牌建设和客户关系的提升,这也可能会制约格力等品牌制造商的谈判力量。

2006年7月,国美以52?68亿港元收购永乐,这是家电连锁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案。一贯跋扈的国美在与永乐合并、托管大中之后年销售额达800亿元,在北京和上海两大主要城市的门店数量均超过100家,在两个具备战略意义的核心城市形成了绝对优势,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家电巨无霸,行事也更加果断和凌厉。董明珠曾在北京密会大中电器总裁张大中,敲定2007年大中电器最低包揽格力空调在北京50%的销量,这个计划受大中易手影响效果不佳。

与此同时苏宁连锁发展也在提速,2006年5月1日,全国32家苏宁新店同时开业,创下中国家电连锁业一日开店最多的记录。

2006年,空调产品原材料特别是使用最多的铜材价格暴涨,导致空调的生产成本出现大幅度上涨,这一方面使空调企业面临新的压力,但是又为空调借机涨价带来了良机,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空调企业一致提价的现象。各个空调企业纷纷宣布上调空调零售价格,一度上涨10%至15%左右,希望借此良机在五一黄金周前后能够有所斩获。空调价格上调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但是,就在空调企业自以为成功的时候,国美、苏宁等大卖场对空调企业的涨价通知书并不以为然,他们手握大批已经采购到手的空调库存,涨不涨价厂家并没有绝对的话语权。于是,空调产品的涨价与否演变成为空调企业与家电连锁巨头之间的又一次角力。

国美的空调货源囤积非常充足,约占当年空调市场总采购量的50%以上。接到涨价通知后国美的反应是对外高调宣布,把所囤积的100万台空调全部投放市场,在全国市场550多个国美卖场统一降价,并在现有零售价格基础上全线下调15%至20%。北京国美当着20余家空调厂商负责人的面宣布,将从6月起以“一个月不赚钱”为代价将京城空调的最低价格下拉近一半。在此强势打压下,7月份,空调产品价格开始回落。

从2005年起,各地已陆续有国美分公司与格力销售公司合作,但动静不大。2007年3月,广州国美与广州格力签定了一份价值2亿元的空调采购大单,宣布即日起格力空调将在广州国美旗下33个门店全面铺货销售,很多人认为此举标志着格力与国美长达3年的冷战结束。董明珠的答复是,那属于区域性的合作,而非双方总部的意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