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与青春无关的日子(7)

在国有企业沈阳防爆器材厂破产的同时,很多人忽略了该年有70万家民营企业倒闭,10万多家处于并、转状态。然而,死亡意味着诞生。当石永阶因为企业破产而不敢出门,诸多企业被大浪淘沙淘掉时,有1500万家民企勃兴。这些企业怀着一种破釜沉舟的信念,背水作战;始终以身边的倒闭厂家为戒,主动向自己的弱点不断进攻,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总在顽强地探索通向成功的道路。

三一重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终于,梁稳根挣脱束缚,正式辞职。他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焊接材料供不应求,而选择特种焊接材料作为创业的突破口,也是自己的特长所在。从亲戚朋友那里凑齐6万,梁稳根与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三人成立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三一重工)。随后,他回到中南大学,请来导师翟登科教授作顾问。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失败,材料厂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且各项指标抽样检查达到国家质量要求,并填补了湖南省的一项技术空白。9月,材料厂收到了第一笔8000元的货款。4人欣喜若狂,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未来的商业史研究者回看中国历程,也就是在1986年,许多在后来企业家名册上可圈可点的人物,十之八九都能在这年找到属于他们的转折与痕迹。或许,这些痕迹与经济无关。但无可否认,从他们转折点上,延伸出了长长的经济线条。与选择创业的梁稳根不同,少年时代理想是当物理学家,甚至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张朝阳,以留学美国作为自己新生活的起点。

1986年,毕业同一年,张朝阳考取李政道主持的CUSPEA奖学金(国家负担留学生旅费,美国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MIT,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在那里,张朝阳发现人们对科学崇拜在20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你可能看100万次电视,才会看到一次杨振宁。”世界已经改变,“社会的传奇是另外一些人。”

像大多数美国年轻人一样,张朝阳放纵自己的青春,用超前的行为获得注意,希望过非常cool(酷)的生活。他买敞篷车,开车时总会戴上一副墨镜,穿衣服一定是POLO。他梳过马尾辫,梦想做好莱坞明星,梦想能像迈克尔·杰克逊那样跳那种自己发明的,别具一格的舞。直到张朝阳读到一本《找到你的救主》。

书的内容是,“有的人体弱多病,但找一匹马同样能行进得很快。”受到启发,张朝阳觉得必须要发现能帮自己的人,“对我比较认可的离我最近的就是我的导师,他是麻省的副校长。”于是,他说服导师,请他推荐到校方,获得MIT亚太区中国联络官这一职务。这使他有机会可以频繁回国。7年后,张朝阳获得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

MIT实验室“互联网”的奇妙震撼了张朝阳。那是一些校园内部网之间的互联,其实不叫互联网,而叫‘信息高速公路’。”“那时我觉得,当今有两大趋势――Riding the waves of our times,one is the coming of age of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another is the mergence of China as a global power(顺应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个潮流,一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另一个是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崛起)”。这两句英文被张朝阳写在他的第一份商业计划书――“中国在线”的封面上,但那个时候他还并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在中国也没有任何资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