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岁月与英雄总是让我着迷(1)

那本是一个振奋的年代,

那又是一段苦闷的岁月,

面对外在世界眼花缭乱的变化,

从荒漠状态中惊醒过来的人们陷入无言的兴奋之中。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听起来不免残酷,成王败寇是千百年来历史书遵循的铁定规律。历史从来是巅峰者立于烽火台的薪火相传,后来的书写者必定立于当下仰望,创作出回溯性的宏大场景。

经济领域内优胜劣汰的规律,无疑是对历史这一属性的最好注解。三十年的岁月,不断有经济英雄时隐时现。从影响格局的政策制定者,到奋勇开拓产业市场的企业家,他们都曾通过异乎寻常的手腕和想象力,在发展的每一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只是最终有的被擦亮,有的被隐藏。因此,如何从优秀者当中筛选出卓越者?如何在我们的视野中定格英雄?是书写这段岁月的命脉所在。

从古至今,将命脉捆绑于英雄身上的历史书籍,是命悬一线。从这里走进历史,走进现实。选出自己的英雄,才能在大场景中聚焦出气血贯通的画卷,而非罗列出一个毫无生命力的中药铺子。这样一种“英雄史观”,或许才能保留历史的细节,还原岁月的真相,也使更多人的辉煌抑或苦难不会被一笔勾销。他们的命运如能被真实地记入史册,不仅增添历史的广度深度,也是“大众群体创造了历史”这一历史观的回归。

有人说,时间像残忍的刷子,不显山不露水地抹去人们对琐碎历史的记忆,可总有几件事、几个人,顽强地占据着人群的思维一角。而我想要表达的正是:在如何历史地看待30年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未来路径这一宏观基本面的话题之上,将其间的点点繁星串起整个过程中经济、社会变迁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彰显出他们的独特价值。

站在岁月的节点,回首,呼吸着扑面而来的气息,其中的呐喊、呼吁甚至转型的阵痛、断裂,让人着迷。我忍不住频频回头,以自己的视角,小心翼翼诠释三十年的一个侧面,探索它到底蕴藏着多大的力量。

绵长的岁月,以延续或断点、悲或欢、离或合、耀眼或黯淡的方式,让个体承载时,将嫁接出怎样的宏大叙事,刻画出怎样的历史痕迹?因此,如果将三十年放之于五千年中,不过如苏轼所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然而,短短三十年,对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甚至五十年代的人,是势如破竹的冲击。他们沉湎于战火纷纷及新中国成立时的激情岁月时,改革的新鲜空气已开始侵占他们的思维领地。旧有的激情隐退,而不得不否定自我,在不舍、不忍中逆流而上。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人,三十年是时势造英雄的契机。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三十年成为生命里难以割舍的记忆。他们热血沸腾,更容易受改革大方向的熏陶而意气风发。

三十年风云激荡,透过他们,我看到被无限拉伸的经济变革,其丰富的底蕴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在经济上的裂变乃至突变。新旧交替的意识流冲突、秩序的重构、伦理道德的徘徊、商业规则的确立……一切,都以他们为载体而变得异常清晰而活跃,考验着政府的执行力,企业的生存力以及创造力。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所幸时间还足够充裕,让我有机会能够在这样一段令我着迷的岁月里去寻觅那些史上留名的英雄,他们的成败荣辱,留给我许多基于历史事实的反思。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旷日已久的写作中,并始终保持着对写作的激情,同时又尽量维持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价值中立,但或许我做得并不够彻底地好。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