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微软聘请外来者斯蒂文?贝尔科维茨(Steven Berkowitz)担任在线部门高级副总裁,负责对搜索服务的改造,公司希望借此能扭转在搜索服务方面的颓势。作为极其流行的Hotmail电子邮箱服务的提供者,MSN每个月的访问量达到1100万用户,排名美国第二。然而,访问者对MSN提供的搜索服务仍旧不感兴趣。2005年3月MSN的搜索量占有市场份额的16%,而一个月后贝尔科维茨上任时,这个数字竟跌到了13%。
2006年底,当时担任另一个搜索网Ask Jeeves(后改名为Ask)的CEO的贝尔科维茨坦率地谈到了他所面临的困境。MSN遍布全球的各种Web设备和服务创造了总数高达亿人的骇人的用户群,但是“其中使用我们的搜索服务的人却相当少。”他说,“我的首要战略就是要保证这些人不再流失。”
如果说谷歌的“高智商”创造了一种令微软的工程师们至今无法赶上的算法,那么微软却可以从事一种全新的创造,就是企图证明没有高效能的算法恰恰是一个优点,它表明了本公司的人工服务所具有的水平。在贝尔科维茨的指挥下,微软企图翻盘,它在广告里打出了新的口号:“算法,来会会人工服务。”2006年秋天在《华尔街日报》等报纸上刊登的整版广告上,微软试图用这种方式粉饰它的不足:“我们还是明说了吧,我们参加这个游戏太晚。我们承认这一点,但我们不甘心从此退出而成为搜索史的注脚,我们已经决定重新书写崭新篇章。”广告文本以否定的方式描绘算法,把它说成只不过是 “一个复杂的数学等式”,得出的结果仍需以某种方式进行再阐释“才能为我们大家所理解”。为了更具有说服力,微软还在它的搜索结果中添加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什么鸟瞰图,什么实时交通信息之类,说这类东西“显得更加……人性化”。这种论调中最奇怪的地方是,它几乎就要使人相信,它在装备方面之所以能远远地超过谷歌,恰恰因为它没有那种“高智商”的拖累。微软的广告自夸道,它的最新版本改进了搜索结果的显示方式,这是由“我们的人”来实现的,“其中有些人甚至算术不及格。请设想一下吧”。
微软还做了其他尝试:它打开支票簿,出资征求使用它的搜索服务的合作伙伴。不像“算法,来会会人工服务”的广告战,“微软网络搜索服务信用担保”不是由微软公司发布的。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在《搜索博客》中透露了这则消息,再加上微软缩减用于顾客使用其服务的费用的细节被公开,这引起了微软对谷歌算法的严重恐惧。为了回应报纸上的集中批评,微软派出Windows Live 的全球销售及市场总监亚当?索恩(Adam Sohn)在线回答记者的提问。但是要从正面角度讲述微软的确打算替消费者付账,他又没什么话好说,他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就是这个苍白的套话:“每当有人创新时,总是会出现反对者的。”
微软的声誉受到了伤害,更重要的是它在多个领域阻止谷歌的实力稳步壮大的企图失败了。在搜索方面,谷歌继续在市场上攻城略地。在更新的领域,如YouTube在线视频,微软几乎无法与谷歌相比。即使是自己的核心软件业务方面,谷歌也在慢慢地用免费的在线服务进行蚕食,与微软的Outlook、Word、Excel及相关软件直接竞争。微软不缺少现金――2007年9月,它从手指缝里就流掉了210亿美元――但是这笔钱却不能为它买来能够有效地与谷歌的多面出击相抗衡的条理清晰的策略。至于斯蒂夫?贝尔科维茨这位被任命为微软在线服务集团资深副总裁并有责任将新思想带入该集团的外来者,他的任期也并不长,进入微软尚不满两年,就从这个位置上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