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讶的是,这起谋杀案件和谷歌搜索页面上的平庸的广告是相同的:它们都根据键入谷歌搜索框的内容作为推断用户心里当时实际上想的是什么。对广告商而言,谷歌提供了一种投顾客所好的方法,其精确程度前所未有:某个广告只有在用户发生对该主题(如“毛伊岛酒店”)感兴趣的明确信号时才会弹出来。这个兴趣或许在5分钟之前还没有产生,也可能5分钟之后也不会产生,只是在“毛伊岛酒店”这个搜索被提交的那一刻,该用户(无论是男还是女)才对毛伊岛上的酒店发生了兴趣。正在被搜索的内容与该用户对与搜索语词紧密联系的广告信息的感受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如此之真实而又可靠,使广告商迅速认识到,在谷歌上登载广告是实现期待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般公众并不喜欢由谷歌偶然碰上的东西:这种方法无非是在最恰当的时机――即当相关主题在某个用户的心中出现、或即将出现时――向这个对象奉上高度个性化的广告,做到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了解这个用户的任何个人情况:年龄、性别、收入、民族、邮政编码――所有这些都与谷歌的广告引擎无关。谷歌需要知道的已经全部掌握了,这就是搜索短语;凭借这条短语,就可以找到与其启动的回应内容高度匹配的广告。
谷歌的广告营销是如此完美,根本不必涉及提交搜索的人的任何资料,所以谷歌的管理层认为,完全不必理会那些批评他们的服务将会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的声音。甚至到了2003年,谷歌仍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理由搜集个人信息的搜索公司。当谷歌的一名运营高级副总裁乌尔斯?霍尔茨勒(Urs Holzler)在一次谈话中被问及谷歌如何保卫个人的隐私安全时,他解释道,谷歌的用户不必登录就可以使用服务,所以他们是谁,根本无从知晓。说到谷歌同其他搜索网络的区别,霍尔茨勒指出,谷歌不提供电子邮箱,所以用户对于个人隐私的担心只不过是“一个小问题,比问你们有没有电子邮件服务这个问题还要小”。然而,也是在同一年,谷歌引进了Gmail免费网络邮件服务以及许多要求谷歌用户表明自己身份的新服务项目。此前,谷歌曾经声称它没有关于自己用户的个人信息,所以也无从泄露相关信息。现在他们着着实实有了这种信息了,所以它再也不能声称泄密是不可能的事了。
但是,最终证明给谷歌制造了最大麻烦的还不是泄露信息,而是谷歌管理层的一项慎重决定:通过技术上的捷径加速实现赶上Facebook的目标。2007年12月,即Facebook引进Beacon之后1个月,谷歌遭遇了一场公关危机。当时,它在谷歌聊天程序中增加了一个类似于社交网站的专栏,可以提供网上即时通信和基于互联网的电话服务。谷歌决定,用自动方法确定任何接到“谷歌聊天”用户的电话的人都是该用户的“朋友”(仅就这个情境而言)。谷歌现在开始向这些接受者发送来自另一个服务器谷歌阅读器(Google Reader)的节目,这个服务器被假定只通向用户已经明确指定为其个人的朋友的人。批评家们将这一新式的谷歌专题与Facebook的Beacon作了比较。(Mothley Fool网站写道:“这些天来所有的人都跟在Facebook身后亦步亦趋,甚至失足了也毫不自知。”)和Facebook一样,谷歌也把过失推卸给选择退出的用户,而不是想办法鼓励用户通过选择进入的系统参加进来。的确,谷歌迫切希望为用户创建一个稳定的社交网站,却不料做出了一个愚蠢的臆测,认为任何在线交谈――甚至是同从前的雇主交谈――都可以等同于被引进一个密友圈子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