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书评五:沉思让灵魂如此美丽

  这就是道学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早期道学属于在野的思潮,其正心诚意本是讽喻皇帝,其为文玩物论本是针砭台阁重臣、其失节事大亦是砥砺读书人。至于道学意识形态化,开始是元朝皇帝笼络读书人罢了;后来朱元璋聪明地发现:道学可以被改造为驯化臣民的"紧箍咒"。于是道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那些无权无势无财无力的老百姓最终担负起了美德传承的责任,被剥削得心甘情愿;而有权有势有财有力的,则猫在芸芸众生之上,该干啥干啥。


  很多伦理规则的命运都和道学的命运一样,经历了如此吊诡。例如老子"无为"、孔子"正名""三畏"、墨子"兼爱""非攻"、董仲舒"天人合类"等本来都有其针对性的意义,迫使身居高位者反思自己的行为的,与当时识字水平很低的平民有什么关系呢?精英意识浓厚的古代知识分子不可能不知道政治的重心所在。这也是孔子、二程、朱熹诸人生前坎坷,死后享有盛名的原因。因为吊诡只有在他们死后才好公然完成。

  同期于中国东汉末,古罗马有一位叫马可·奥勒留(121-180)的皇帝,沉迷于斯多葛派学说。他虽然不能挽救已呈败象的罗马帝国,但他留下了一部不朽的书--《沉思录》。《沉思录》,不同于《论语》,也远不同于《贞观政要》,是一个身居高位者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在内容上像斯多葛学说一样,主要可以归之于伦理学,探讨什么是善,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近来网上热议《沉思录》,因为温家宝总理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也许热议的原因是大家借此窥得高层领导人所读所想,对照一些身边事不能不感慨良多。但,就学理而言,笔者认为,这是吊诡的伦理学的一次复位,该是自然而然,当然也是值得期许的事,就像很多成功人士开始读《论语》一样。

  毕竟曾几何时,很多身居要位者的枕边是《厚黑学》、《三十六计》之类的秘籍,或者属于做秀以垂范属下的《细节决定一切》、《没有任何借口》之类的口号书。此长彼消,《沉思录》和《论语》,终究属于经典,属于正大的书。

  据闻,《沉思录》也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枕边书,中美高层枕边放着同一本书!一本修身平天下的书!这种巧合,我理解为一个好的征象:如果有其位者竞求其德--"使你直立,否则就被扶直",那对于老百姓来说将是怎样的福音呢?其实,一个社会底层的人,很少机会造福四方,即使为害也极有限。凡成就大善大恶者,势必要有一定的权位或者钱财为依托。身居要位者一个示意、一个批条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为政者可不慎耶?让吊诡的伦理学复归其初衷,鼓励有位者存一念之善的孔子、奥勒留、朱熹等,造福今人多矣。

  笔者认为还特别要强调的是《沉思录》中所谓:"善恶只存在于积极的行动之中,而不是存在于感官印象里。"

  中国现代最精于道学的马一浮和蒙文通先生对道学有一个评价:这不是书本上写写,口头上说说的高深理论,而是要在实践中才得以悟解的真知。我想这对于评价伦理学、评价《论语》、评价《沉思录》同样有效。未得实践的"知",并不是真知。

  书评五:

  沉思让灵魂如此美丽

  --评《沉思录》

  文/李伟长

  公元121年,那是离现在无比遥远的一段岁月。那一年在中国,造纸巨匠蔡伦自尽而亡。那一年在西方古罗马,一个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来到了世上,他就是马可·奥勒留·安东尼(121-180)。他的伟大也许不在于他的战功,不在于他的励精图治,而在于他留给后人的一本书,一本他写给自己的书,一本2000余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震撼人心的书:《沉思录》。

  奥勒留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过得并不顺心,在位二十余年的时间内,国内战乱不断、灾难频繁,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军营度过。昔日辉煌的罗马帝国内忧外患,如染上了慢性病的病人渐临风烛残年,经济、政治状况日渐衰落,致使罗马人口锐减,民不聊生。大厦将倾,任他奥勒留有千般本事,夙兴夜寐地工作,也无法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只能眼睁睁看着古罗马轰然倒下,也许正是常年征战的经历使他以斯多葛派哲学的眼光开始思索生命、拷问自己的灵魂,与自己对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