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此类推,在精子竞赛中从来都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雄性应该只需要产生使每个卵子都能受精的精子数量就足矣。但遗憾的是,只有少数雄性处于这样一种优哉游哉的境地。海马及其表亲尖嘴鱼(尖嘴鱼,英文名字为pipefish,也叫海龙、柳枝鱼,生活在温暖、平静的海域,长有管状鼻和骨盘的表面覆盖物。)(海龙和海马长得十分相像,但海龙的身材线条比较直,呈流线型)就属于这一类的幸运儿,他们都以雄性负责怀孕而闻名遐迩。雌性只需要把卵子排在雄性的育儿袋内,雄性在那里使卵子受精——他的精子永远都不可能面临其他雄性精子的竞争。所以,绝大多数的海马究竟一次要射出多少精子,科学家都没有计算过,但有一种生活在日本周围的海草海床里的海草尖嘴鱼(海草尖嘴鱼,英文名字为seaweed pipefish,拉丁文学名为Syngnathus schlegeli。),科学家计算过,雄性的精子数目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个决定产生大量精子的因素是精子在通过雌性的生殖道与卵子相遇之前,会大量死亡:出发时的数百万大军,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可以到达终点。对于精子大规模死亡的现象,科学家已经讨论了300多年,但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精子会大量阵亡。
你看,让人吃惊的事实是:雌性的生殖道对精子并不太友好。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雌性的生殖道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对精子宠爱有加、帮助他们顺利到达终点,而是布下重重陷阱。精子要忍受种种侮辱、排斥、围捕和暗杀。即使在一些雌性可以将雄性的精液保存数年之久的物种中,也只有极少数的精子可以活下来。以蜂王为例,在交配期内,一只蜂王平均可以获得亿个精子(她的17个爱人平均每个给她600万个精子);但她只保留530万个精子用于让她的卵子受精。对于那些从来不储存精子的物种来说,精子更是如同遭遇了大屠杀。
至于人类的精子,则是从女性阴道的酸性环境中开始他们的冒险之旅。但对于精子来说,酸性物质无疑是致命的(这也正是在阴道内放置柠檬可以达到很好的避孕效果的原因),能继续旅程的精子连出发时的10%都不到。那些幸存下来的精子必须穿越子宫颈——一个附满了黏液的障碍物。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先前的存活者中又有90%以上的精子要毙命。而那些黏液,只是危机四伏的子宫颈的一个小坎而已,还有更多的陷阱在等待着那些精子。精子面临的另一个对手就是白血球——人体免疫系统的步兵团在子宫颈和子宫内膜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击溃任何入侵者。以兔子为例,在公兔和母兔交配之后的1个小时之内,就有一队由550万个白血球组成的军队守候在了母兔的子宫颈。而在女性体内,性交完之后的15分钟之内,白血球军队就开始纠集,一个小时之内其数目可以超过10亿。在精子到达输卵管——卵子就在那里——之前,精子的数目已经从几百万个减少为几百个。这就是为什么有5000万个——听起来似乎不少——精子的男人,实际上很可能患有不孕症的原因。
由于对这种敌意的评估比计算精子的数目要难得多,所以我们还不知道在不同的物种中,甚至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中,这种敌意在程度上的差异。但据我猜测,雌性针对正在逐渐增加的精子数目,也正在增加其生殖道对精子的敌意程度,而这又将反过来促使雄性产生更多的精子。还是以兔子为例,精子在生殖道内所能到达的位置取决于精子出发时的数量。那么雌性又从这种对精子的敌视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呢?毕竟,这种敌视的行为是与生殖的本意相对立的:如果她们的敌视态度过于强烈,她们的卵子就无法受精,她们也就不可能产生后代。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这种敌意确保了让卵子受精的是最优秀的精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种敌意最初可能是为了增加雌性的抗感染能力,但这种敌意反过来又促使雄性试图绕过抵抗。人类和许多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精子确实包含有一些抑制雌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为了阻挠雄性冲破防线的企图,雌性可能增强其免疫反应,从而建立起一个逐步增强的“反应与反制”(response and counterresponse)的生物进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