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谈判者上场(2)

为了扩大谈判力量,中方也在积极寻找其他的铁矿石进口渠道。10月份,中钢协同印度方面达成协议,印度同意整合本国铁矿石资源,统一对中国出口铁矿石的价格;11月份,时任商务部部长的薄熙来在韩国釜山和智利外长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而智利的铁矿石储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位。

除了号召减产来控制需求外,中国相关部门还针对铁矿石进口的无序状态进行了整顿,最厉害的撒手锏当数从5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铁矿石进口许可证制度。按照新规定,只有上一年铁矿石进口量超过30万吨或今年前两个月进口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才有资格获得铁矿石进口资格。经过整顿后,中国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从上一年的500家锐减至118家,谈判的主导权也从企业收归至中钢协手中。

11月底,铁矿石谈判在日本、中国、欧洲三地同时展开。中国争取到谈判地点让国内钢铁业界喜笑颜开,中钢协有关人士相当坚定地向外界宣称“将会在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标签上打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尽管前两轮谈判都只是预谈判,还未进入真正的价格战阶段,但争取到谈判属地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初战告捷。

2006年元宵节过后,宝钢谈判队伍立刻展开了第三轮谈判。由于双方对2006年度全球铁矿石市场走势的判断方向相反,矿商坚持要涨价,而钢铁企业坚持必须降价,第三轮谈判从一开始就陷入僵局。到2月20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并未取得任何突破。

谈判桌上无进展,谈判桌外的市场却变化不断。首先是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此期间开始迅速增长,1月和2月进口量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铁矿石在各港口积压严重,企业库存大幅上升。商务部对此大为光火,采取一系列措施严管铁矿石进口。

其实是宝钢大幅上调钢材出厂价,主要产品的涨价幅度都超过了10%。宝钢的调价一向被视为钢价走势的风向标,这就给处于关键时期的铁矿石谈判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宝钢在谈判中要求降价的重要砝码之一就是国内钢铁市场前景不佳。

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宝钢提价的前一天,中钢协曾公开声明,由于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企业成本上升、赢利下滑,目前中国钢铁全行业都处于微利状态,因此,中国不会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

谈判僵局仍然未破。

与此同时,谈判的介入方却开始迅速升级。在第四轮谈判开始前,中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高度关注2006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谈判,如果出现不能接受的价格,中国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商务部明确指出,中国钢铁行业无法承受铁矿石价格再涨。中方政府的强硬态度立即引起了澳大利亚和巴西政府的关注和回应,澳大利亚联邦资源部部长就表示,如果中国政府实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限价的话,那么澳大利亚政府将会非常警觉不安,不排除澳大利亚政府干预的可能。巴西方面也回应已经敦促中国政府澄清是否考虑干预铁矿石谈判。

这段政治紧张时期并未持续太久,很快,各方政府纷纷表态“不介入谈判”。中国商务部悄然在其网站上修改了此前发布的“对铁矿石价格谈判高度关注”的声明,删除了部分态度强硬的措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发改委主任马凯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也都表示,中国政府不会介入谈判。随后,驻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也做出了同样的表态。

政府方面的博弈偃旗息鼓,伴随着谈判进一步推进的是层出不穷的口水战、舆论战。矿企方面不时放出风声,譬如透露谈判过程中要价的幅度,而外媒也频频报道宝钢妥协接受涨价等传言。中国方面也不落人后,“鞍钢在澳大利亚合资开矿”、“首钢、武钢海外买矿”等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

僵局一直持续到5月16日,由欧洲钢企打破。淡水河谷率先宣布,与全球三大钢铁巨头之一的德国蒂森克虏伯签下合约,2006年的价格在2005年的基础上上涨19%。在声明中,淡水河谷还意味深长地加上了一句:“该协议的达成,为正在进行中的其他谈判增加了砝码。”

很快,淡水河谷宣布与意大利里瓦钢铁公司、韩国浦项钢铁、法国阿赛洛?米塔尔结束了谈判,涨价幅度与此前一致。紧跟着日本除新日铁以外的钢厂也和力拓达成了协议,涨价幅度跟随淡水河谷谈定的结果。

中钢协对此一律坚决回应:中国拒绝接受19%的涨幅。

5月29日,新日铁宣布结束谈判,接受了必和必拓涨价19%的要求。

只剩下宝钢在孤独地战斗,寻求打破国际惯例,设定“中国价格”。

6月20日,必和必拓宣布与宝钢达成价格协议,涨价19%;6月21日,力拓宣布与宝钢达成价格协议,涨价19%;6月22日,淡水河谷宣布与宝钢达成协议,涨价19%。

中方鏖战半年多的铁矿石谈判黯然收场,“中国价格”并未出现。

事后,中钢协还是对宝钢在这次谈判中的表现给予了正面的评价。罗冰生在披露谈判详细过程时下结论说:“纵观整个谈判过程,是由中国主导。中国握有话语权,中方的态度、观点、依据被对手广泛重视,使得供方大幅度涨价的计划并未实现,现在达成的协议是一个折中方案。这次价格谈判,中国得大于失。”

罗冰生也指出了影响此次谈判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前期国内铁矿石进口激增,大幅超过实际需求,造成虚假繁荣,这样只是对供方有利,对我方不利;另一方面,国内有些钢厂和贸易企业通过长期合同进口铁矿石后在国内高价倒卖,同样也给了外方以谈判口实。

中国钢铁业继续翘首期盼着“中国定价权”、“中国价格”的出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