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性总体宽裕的情况下,投资仍将是保增长的主要途径。房地产销售提前恢复,使得房地产和中国经济正向循环提前启动,为亟待拯救的中国经济增添了政府投资之外的驱动力。
我们在1月份的《2009年中国经济10大预测》报告中预测,2009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差不多会按照6%、7%、8%和9%的百分比上行。目前看来,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存在超出预期的可能。
对于下半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有观点认为,主要是2008年比较低基数的影响。我们并不否认这种看法,但从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季度GDP环比增长率的情况看,第三、第四季度GDP环比回升迹象也很明显。
由于政府投资增长率回落,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将下降,市场将再次成为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核心力量,中国经济将呈现房地产和出口双轮驱动的特征。
首先,房地产将继续充当201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预期,居民储蓄和低利率这两个因素在2010年年底之前不会有根本性改变,房地产将继续充当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其次,出口将充当2010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伴随着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平衡的初步完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逐渐畅通,从而带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进而带动中国出口的复苏,为中国经济提供一个新的动力。
流动性无忧
对于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是M1(狭义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和利率。从两个方面看,未来都有可能保持相对宽松的格局。
目前市场对M1的担心主要集中在贷款增速难以继续保持这么快的增长。确实,贷款增速回落对M1为代表的流动性不利,但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货币供给情况总体仍将宽松,甚至宽松程度可能超预期。
一是在需求上升和物价回升的推动下,企业销售收入有望迅速增长,企业活期存款有望上升,推动M1回升,1999~2000年贷款增长稳定,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推动M1增长的情况很有可能再次出现。
二是由于中国利率、投资回报率要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很有可能在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形成新的套利交易。这将导致中国的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大量增加,也可能使得热钱流入造成的货币宽松局面再现。 关于流动性的第二个担心是,贷款投放减少会不会对投资,进而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由于贷款是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贷款增速下降肯定会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就2009年下半年来看,这种影响并不会很大。
一是从贷款结构看,2009年以来贷款增长率迭创新高,但一般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增速并未创新高,贷款增速创新高主要和前几个月票据融资大幅增加有关。下半年贷款增速回落,主要是跟票据融资回落有关,考虑到相当多的票据融资或短期贷款可能转为收益更高的中长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幅度并不会很大,固定资产投资所受影响也会比较有限。
二是从贷款投放和贷款使用看,全年贷款投放和贷款的使用基本一致。但从上、下半年情况看,上半年贷款投放并没有完全使用,尚有大量结余(1~4月份结余约1.4万亿元),这些结余将在下半年使用,这也将抵消贷款投放规模减少对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胀无忧
在流动性泛滥和需求回升推动下,物价上涨将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市场担心中国会发生滞胀和恶性的通胀,但实际情况表明,二者出现的可能性都不大。未来两年,中国物价更有可能是温和地上涨。
物价上涨既可能是由需求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供给减少导致的,从而形成了经济增长和物价的两种组合,前者属于经济增长推动的正常物价回升,而后者则形成滞胀。
从滞胀形成机理看,目前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是供给中断导致的,主要是因为需求增加。以CRB(商品研究局)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领先指标代表的实际经济走势总体一致,这表明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美元贬值等货币因素干扰,但基础性原因仍然是经济复苏及其预期。
其次,从工资和物价关系看,目前并不存在普遍盯住通胀工资制度,这也阻断了形成通胀和工资上涨恶性循环的基础。
再次,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裕,总体上用工制度较为灵活,企业可以根据需求情况灵活调整,这也避免了形成滞胀的可能。
最后,从经济复苏和货币供给增加看,物价回升具有必然性,但两年之内发生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是呈现温和回升的格局。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