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政府投资也带动了民间投资增长,对此,市场有诸多争议。但从以下两方面看,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是私人投资领域的一般工业投资增速加快。
二是2009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加快的趋势非常明显。1~5月份民间投资增长33.7%,增速比1~2月份提高了7.5个百分点。受此影响,1~5月份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8.6%,比1~2月份提高了3.7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启动速度超出预期,据我们调研,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需求和供给结构不对称,带动了投资增长。许多行业,从全国来看,确实过剩,但此前供给结构主要是面向外需,分布在东部沿海,而这次投资主要在中西部,这些地方需求增加相应带动了投资增加。
二是生存和发展需要。需求增速放慢使得企业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生存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主动增加投资,提高竞争力。
三是投资有利可图。上面提到,尽管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但贷款利率为代表的资金成本也在下降,这使得相当多的行业仍有利可图。
未来政策应“养生”
从以上分析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推动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条件。由于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在经济步入全面复苏阶段之前,我们认为,宽松的宏观政策将不会改变。
从利率角度看,目前低利率是民间投资和房地产启动,进而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我们认为,在经济全面复苏,物价大幅上涨之前低利率状况不会改变。
1998~1999年保增长时期,低利率政策维持了5年,一直到2004年10月CPI连续6个月涨幅超过4%,这种状况才改变。这次经济调整期短于10年前,利率在底部的时间相应也会缩短。但基于我们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判断,这次低利率至少维持两年。
目前经济复苏更多的依赖于投资带动。由于投资终究会形成供给,因此靠投资来保增长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建立投资和最终需求的匹配机制,才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国家将把扩大国内外市场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具体措施:
其一是通过进一步鼓励出口来稳定外需。除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措施外,国家还将更多地通过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来扩大出口,分散出口过于集中于发达国家的风险。 其二是通过扩大国内消费来消化过剩产能。从家电下乡、取消汽车购置税等政策效果看,农村和城市的市场空间很大,国家将出台更多政策来促进消费增长。
从当前经济复苏方式来看仍然是旧生产方式的复辟,照此演绎下去,两年后必将遇到资源瓶颈、通货膨胀、环境污染、地区差距拉大等两年前的老问题。
为此,我们预计,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的投入将明显加大;要素和环境保护价格改革的进程将明显加快;国家将出台更多更具特色的政策,加快城市群建设,培养新的增长极。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
二是加快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价格改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制定了规划,把电、煤、天然气、水、资源税、排污费作为2009年改革的重点,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相关改革措施出台。
三是加大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投入。中国科学院6月10日发布了面向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将建设包括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等在内的八大战略体系。
四是加快城市群建设,培养新的区域增长极。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造成地区经济差距,这不但存在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地区内部甚至是一个省份内部。为了推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预计国家将出台更多更具特色的区域振兴规划,通过城市群的建设,来培养新的区域增长极。
据悉,国家正在酝酿,有望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包括京津冀经济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值得进一步关注。
两年“蜜月”期
展望未来,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将进入两年左右的蜜月期——增长无忧、流动性无忧、通胀无忧。
增长无忧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的背景下,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将延续V形复苏势头。以支出法为基础,考虑生产的情况,我们预计2009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3%,2010年GDP将增长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