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建立顾客关系的第一步,是要给顾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便得先从自己的形象塑造开始。而良好的自我形象,衣着居于最关键的地位。我曾看到一个有关衣着与形象的故事。

拿破仑的外套

拿破仑在最后的日子里沦为囚犯,被关在一个叫做圣赫勒拿的小岛上,他已经不再具有任何重要性。他曾经是一个皇帝,是最伟大的征服者之一,最后却落得一文不名。在狱中,他有6年没有换衣服,因为那个监狱不给他适合皇帝的衣服穿。他的衣服完全烂掉了,颜色褪掉了,而且弄得很脏,但他还是坚持不肯换。

监狱的医生问他:“你为什么不把外套换掉?它已经变得很脏!我们可以给你更好、更干净的衣服。”拿破仑看着他说:这是一件皇帝的外套,它或许已经很脏了,但是我不能够把它换成一件普通的外套!”

这个故事中,拿破仑为什么要执着于他那套已经穿了6年又烂又脏的衣服呢?因为那是一件皇帝的外套!那是唯一可以维系他的皇帝形象和自我价值的东西,具有神圣的不可替代性。因为,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衣着,虽然仅是一层包装,却将人的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表彰于最外层,不但在心理学上会影响到自我激励和自我肯定,更在营销学上会影响到顾客对我们的主观印象和价值判断。

我刚进入惠普科技的第一年,必须通过8场简报,方能正式拜访顾客。我的第一场简报是公司简介,我非常慎重地将自己关在小会议室里准备了三天三夜,连前辈的光盘都看过了N遍,动作、台步、语气、开场、串场、结尾、投影仪操作,一再地模仿练习。我本来就有主持大型活动的经验,上台讲话并不是难题,不过,简报那天,我虽是当日唯一通过的,评审们却对我的衣着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我留的学生头没有露出额头、领带打得太短、手上拿着圆珠笔还不时拿出来转呀转、皮鞋没擦亮、袜子颜色不对。

评审们问我:“知不知道你卖的是什么?”我回答:“计算机。”他们又问:“总价多少?”我答:“几十万至数百万。”他们又问:“顾客买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计算机?”我答:“没有,半年后才交机。”又问:“有没有看到公司?”答:“没有。”问:“看到谁?”答:“我。”最后他们问:“你看起来像是够资格托付几十万至数百万生意的专业人士吗?还是只是一个不经世事的毛头小子?”这真的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我们常常以为我们是为自己而穿,往往忽略了你的衣着代表了你的公司形象、你的产品价值以及你的专业素养。最严重的,是漠视了顾客对你衣着的观感和印象。

制造产品和贩卖产品的人,常常强调他们的产品功能有多好,质量有多棒,却不知道这些要等顾客买了、用了才能验证;而决定顾客买不买或喜不喜欢的第一个关键,却是包装。

如图2-1所示,一个专业人士,往往习惯向人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不太注重敬业态度与谈吐以及合体穿着与配置。殊不知,顾客判断你的专业形象时,顺序刚好相反――先看穿着与配置是否合宜,再看态度与谈吐是否得当,然后再决定有没有兴趣了解你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一则故事虽然有点讽刺,不过可以充分说明图2-1的意思。

贾利伯的晚宴

有一次,伟大的巴基斯坦诗人贾利伯被邀请去共进晚餐,还有很多其他的人被邀请,而贾利伯只是一个穷诗人。朋友们建议他说:“贾利伯,你可以向别人借衣服、鞋子和一把好的伞……因为你的伞已经快烂掉了,你的外套已经褪色了,穿着这些有很多破洞的衣服和鞋子不太好看!”

贾利伯说:“如果我向别人借东西,会觉得内在不舒服,因为我从来不曾向别人借东西,我一向靠自己生活,只为了一顿晚餐就破坏了整个生活习惯,这样不好。”于是,他穿自己的衣服来到宫廷,拿出邀请卡给守卫看,那个人对他笑着说:“你这一张是从哪里偷来的?快走,否则你将会被抓起来!”贾利伯简直无法相信,他说:“我真的是被邀请来的,你可以去问国王!”

守卫说:“每一个乞丐都认为他有被邀请,你并不是第一个,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来敲门。快走!不要站在这里,因为不久就会有很多贵宾到达。”

贾利伯只好回去了,他的朋友们知道一定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所以为他准备了一件外套、一双鞋子和一把雨伞。然后,他穿上那些借来的东西再回去,守卫向他鞠躬说:“请进。”

国王非常喜欢他的诗,所以他被允许坐在国王的旁边。当宴会开始,贾利伯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他开始喂他的外套,说:“外套,吃下去!因为事实上是你进来,而不是我。”

国王问:“你在干什么,贾利伯?你疯了吗?”贾利伯说:“不,在这之前我要进来,他们拒绝我,现在这件外套来了――我只是跟着它来,因为外套没有办法自己来――如果没有它,我就进不来!”

这种事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别人所认出来的并不是你,而是你的外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