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媒的经济分析(1)

婚姻自主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问题--一个并不优秀的人,由于追求的人很多,给人们造成一种虚假的印象,以为这个人真的优秀,而真正优秀的人却无人问津。因此,“媒人”显得很重要。不过,选择什么样的媒人,也是一门学问。

我从小听到的关于媒婆的故事,除了《西厢记》中崔莺莺的那个丫环红娘,基本上是反面的。譬如一个著名的单口相声,讲述的就是媒婆骗人的故事: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只有一个姑娘,因为残疾--豁嘴,嫁不出去!后来,媒婆遇见一个小伙子,也有残疾--没鼻子。媒婆跟男方说:“这位姑娘家财万贯,没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媒婆又跟女方说:“这小伙子,哪儿都好,就是眼下没有什么!”于是,这门亲事就成了。

这个相声太过夸张,未必是事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们对媒婆没有太多的好感。不过,不论媒婆是否胡说八道,将所有罪过推到媒婆身上,是不合适的。

古代中国,子女的婚姻,父母包办的多。而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进入适婚年龄的男女彼此接触相当少,甚至没有认识的机会,双方的认识有限。假设甲男与乙女不在同一个村子里,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甲通常无法顺利结识乙,甲只能通过第三方传递的信息去了解乙。此时媒婆成为双方结婚的桥梁。因而只要到适婚年龄,父母亲就会通过媒婆去寻找合适的对象,如果媒婆有良知,就会为双方将来的幸福着想,即如何使社会效用趋向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媒婆为了节省内生交易费用(即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交易费用。参与者的利益是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这种行为即机会主义行为),会尽量去选择门当户对的双方家庭,这就产生中国古代常有的门第之见。而一些凄美感人的婚姻往往是不被祝福的,除非破解门第枷锁,去挑战当时的传统与父母的权威,演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或演出一场私奔记,否则很难违抗传统的宿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