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能的整体结构:人能立方一个正常的人,都是同时具备体能、智能、技能的,任何一能为0的人都是不存在的。脑死亡的人被称为“植物人”,其智能趋近于0或等于0,在以“脑死亡”为判断标准的国家里,已经把这类人视为死人。生活中那些能够治疗或最后康复的“植物人”,其实并非真正的植物人,他们的智能依然存在,只是智能活动被充分抑制的假象。三能同时为0的人只能是“死人”。
所以,每个个体的人能结构都是一个“人能立方”:
即使是最简单的、机械式的体力劳动,只要是由人来完成,一定伴随着智能和技能的释放。电影《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扮演的那个在流水线上拧螺钉的工人,表面上看根本不需要智能和技能,现在很多企业图2-4“人能立方”示意图
都有机械手代替了,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但由“卓别林”这个人来干,他的智能、技能都在发生作用,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多令人捧腹的笑料?机械手干的时候会有什么值得笑的呢?
即使是坐着一动不动潜心思考的智能劳动,也一定需要体能与技能的配合。技能劳动更不用说了,因为技能离开了体能与智能根本就不存在了。
因此,每个个体的人能结构的区别,不过是体能、智能、技能三者质、量差异变化的结果。由于这种差异,每个个体的“人能立方”的形状和体积都不一样。比如:
不管这些“立方”的形状、体积如何,相互之间的匹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智能很高的人,如果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智能怎么做功?图2-5人能立方个体差异示意图近些年来,中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备受社会争议,“高分低能”的背后,起主导作用的能的含量不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的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比如,有智能但缺乏与之匹配的技能,这就出现了物理专业本科生害怕接电灯线、不会接电灯线的笑话。
民间有句歇后语:“茶壶里煮汤圆――倒(道)不出来”,指的是头脑里有东西,但不能展示出来。对此,华为总裁任正非一语中的:“茶壶里煮汤圆,倒不出来的就不是汤圆。”冷静分析,“倒不出来”的那些人,汤圆(往往指智能)是实在有的,缺乏的就是匹配的技能或体能。即使是倒出来的汤圆,在壶里是一样的,倒出来后就千差万别,有的也变形得不配称为汤圆了。为什么?“三能”匹配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