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宝钗走得近的探春有同样的襟怀抱负,同声同气,是以彼此理解、扶持,成为大观园女子之中的领袖人物。跟她们一样有着男子气概的是湘云,不仅能诗文,还能自充荆轲聂政,打抱不平。这三位贵族女子生于男子普遍污浊腐朽的时代,虽然有才,却不能有所作为。掌管着家政大权的可卿、熙凤,以及同样有着相同抱负和气概的下层女子袭人、麝月、鸳鸯、平儿,她们一例遭受了命运悲剧、人生挣扎终至于失败的痛苦。用曹雪芹的眼光来看,男子搞坏了世界,却不许女子来拯救,已经万劫不复,竟然还要以这些优美的女子来为这个被搞坏的世界陪葬,则更是不可饶恕。这是曹雪芹的悲歌之一。它深刻地体现了曹雪芹所要控诉的社会的不公不义,也写出了那个时代和王朝终将坍塌的必然性。
这些可爱女子被现实扭曲,恨不得自己成为男子,却要依靠男子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面对她们,读者不会感到一阵深深的悲凉愤慨么?而身处其中的贾宝玉,眼见男子之堕落腐败无可挽救,而身边女子一心功名利禄、利欲熏心,重蹈灰暗的功名之路,他怎能不感到刺骨的痛楚、无奈和同情?于是,在宝玉心目中,那些保持着女子真性情的黛玉、晴雯、芳官等,就更加可爱、崇高,更加具有压倒性的吸引力了。
宝钗不必入宫待选,则终身大事已经呼之欲出,宝玉呆子,竟然无所觉察,可谓天真烂漫之人,心无杂邪旁念,真令人为之叹息。只是其他人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但看作者下回写到宝玉金锁是一对儿,令人会心一笑:痴儿竟尚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