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创业第一年,义无反顾搭架子(1)

万事开头难。

创业的第一难在于心态——如何克服自身的焦虑和犹豫,以好的心态开始创业。好的心态是今后能勇敢面对各种困难的基本保障。

第二难在于白手起家。创业第一年,既找不到项目,又缺少资金,什么条件都不具备。但是,正是“因为缺,才创业”,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无”变“有”的过程。从无变有,在实际运作时,有时可能特别顺利,但大多数时候总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从未经历过的难题。

○情景再现

◎机缘点燃梦想

2002年的时候,我已经克服了“临变综合症”,我的创业梦想因为一次机缘被点燃了。

一天,一位朋友怂恿我说:“江淮的瑞风商务车刚上市,你和他们关系好,为什么不争取拿下他们北京的销售代理权,你来做他们的北京经销商,不就能圆创业梦了吗?”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江淮公司当时在北京已经有了一个商务车经销商,而且,要成为汽车经销商需要投入四、五百万元,当时我手头的资金距离这个数太远太远了。即便我与江淮公司领导的关系好,我也不愿利用朋友关系去让对方办为难的事,这是我的一贯原则。听罢朋友的提议,我笑笑,没再往下说。

过了几天,朋友的提议又回到了我的脑海中。我想,为何不将此当作个闲聊的话题问问江淮方面?

我与江淮公司的渊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我有许多大学校友在江淮公司工作,不少人当时已是公司中层干部甚至公司级领导;二是江淮公司前几年与京城媒体打交道,特别是在进行一些危机公关时,他们常常通过我的引荐来与媒体朋友交换意见。

没想到,我半开玩笑地把自己在北京销售江淮商务车的想法说给江淮公司朋友们时,他们大多数都持热情支持的态度。同时,通过他们我还了解到,如果不直接建设店面,而是通过租用现成门店的方式,可以省下二三百万元的建设费用,剩下的主要投入就是从厂家购买商品车的流动资金,也就是说,只需要预计投资一半左右的资金就够了。这下我的兴趣就真被勾起来了。

◎着手各项筹备

项目是有了,但这时我担心的是这个项目的市场前景如何,以及我是否能够挑得起这项重任。

这时的我一无足够的资金,二无汽车销售经验,三无队伍,四无场地,真正的一穷二白。我想,能让我来做这个项目,那是朋友抬爱,自己能不能做好?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必须找一位对北京商务车市场有研究的汽车专家,来帮我分析一下这个项目的可行性。一位与我关系很好的哥们儿是北京某汽车企业的高管,他对汽车市场的研究在全国汽车界很有名。他听了我的想法后说,这是大事,他要认真地考虑一周后再给我回话。

资金筹集

一周后,哥们儿郑重地告诉我“可以干”。为了解决最紧迫的启动资金问题,他又主动说可以帮忙想办法从一位老板那里借一部分。

有了这位哥们儿冷静分析得出的结论,又有了他在启动资金上的帮忙,再加上江淮公司给予我的信任,我感觉此事没必要再犹豫了。

全力开始推进吧!

此时,我手头的资金有四五十万元,这是我在2001年通过开办一家广告公司积攒下来的。广告公司不仅没有占用我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反而在一位能干的总经理努力经营下,还为我的这次创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此外,在我的努力奔走下,一位老乡愿意投入50万元,另一位哥们儿愿意借钱支持我,同时,在汽车界哥们儿的现场见证下,一位老板与我签订了借款100万元的协议。

就这样,资金筹集到了,起初我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居然有了眉目。

寻找经营场所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顺到底,就像竹子生长,顺利生长一段后就会遇到个节儿,只有努力越过这个让人很发愁的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顺利阶段。

资金有着落了,就要进入公司的实际开办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经营场所。这时的我,就像划着一个小舢板,从家乡的河流划到了浩瀚的海洋中,面前的一切都如此陌生,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寻找经营场所是让我紧张起来的第一件事。

此时正值中国汽车市场井喷之时。中国汽车业经过40年发展,至1999年汽车年产量首次达到120万辆的规模。从此,中国汽车业呈破竹之势,几乎每年都跨上一个新的百万级台阶。

在我筹备成为汽车经销商的2002年,中国汽车当年产销量就突破了320万辆,生产、销售、服务各个环节都涌起阵阵投资热潮。北京是全国最大的乘用车市场,2002年,车辆总保有量和新车年增量占全?10%左右,大小汽车厂家都把北京市场视为必争之地。一时间,不仅北京的汽车经销公司发展到3000多家,北京的汽车大卖场也由原先的两三家翻了好几倍,达到了十几家的规模。

这一年,由于市场的陡然扩大,资金的大量涌入,致使竞争水平大幅度提升。各大汽车制造厂吸引大量投资者到自己的销售体系中成为经销商,首要条件就是要求经销商投资者要建设4S专营店。过去那种只在汽车大卖场租一间办公室,就可以成为某汽车厂家一级经销商的机会一去不复返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