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历史把脉》,到底把的是哪门子脉,又要诊治什么问题呢?
细观之下,我发现,作者张程所把的,乃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所诊治的,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疑难问题和公案。
中国历史,满是难点、疑点和悬案、公案,这正是我们的历史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在茶余饭后、书场戏台上,反复听着、看着这些故事,却很少有人仔细梳理这些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张程的这本书,就是要探究疑难故事背后的故事,一点点地介绍这些故事的成因、疑难点和争议所在,并尽可能地陈述不同的观点和可能性。
历史问题各不相同:乾隆皇帝是谁的儿子?郑和下西洋带去了多少珍宝?武则天为什么在陵前立座无字碑?——这些问题是热点问题,谈了成百上千年了,现在再谈,就是老生常谈了。能把它们谈好了,很不容易。推陈出新,能从看似平淡的史实,从后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就更不容易了。《给历史把脉之疑难杂案》一书,就发现了许多新问题,谈出了许多新花样。
“三顾茅庐”告诉我们刘备三顾三请,才把儿子辈的诸葛亮请出山。刘备为什么屈尊三顾茅庐呢,人们通常认为是诸葛亮的超常能力打动了刘备。而张程的书,却考证出真实的原因是诸葛亮家族通过联姻,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年轻的诸葛亮,恰恰是远道而来的刘备和荆州士人集团搞好关系的关键人物——这是他屈尊去见诸葛亮的最现实原因。又比如李白和李商隐,分别是盛唐和晚清最杰出的诗人,都在仕途上坎坷失利,求官不得,暗淡收场。人们往常都习惯了他们的政治失败,对知识分子政坛失利、文坛获利的辩证关系津津乐道。而作者则从中提炼出了“文人不遇”的普遍历史现象,对文人为什么不受朝廷待见、除了做官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出路等等问题,针针见血,娓娓道来,认为文人就是要做官才能实现抱负。
翻开张程的书,发现到处都冒着类似的问号,一个接着一个。这些问号在作者的手中,变成了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历史疑案的大门。所有的大门,都通向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身,最终牵涉历史的基本问题。越往后读,越感觉作者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探讨中国历史的若干基本问题。“历史的精华和发展的精要部分常常纠葛成若干疑难杂案。某段或者某领域的历史出现的问题,往往凝聚成疑难杂案。它们仿佛就是某段历史的浓缩。”全书的作用,说是还原也好,解压缩也好,层层深入也好,总之,最终能让我们对某段历史或者某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也许,这就是张程给书稿取名“把脉”的原因:由问题牵引着,把握中国历史的脉象。
问题意识,是走入历史深处的钥匙!
只有不断发问,不断尝试着解答疑问,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才能不断深入。
和许多真知灼见者一样,张程并非历史科班出身,他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和外交系,可谓“半道出家”,加入了“新势力”写史的热潮。系统的社会科学教育背景,让张程的写作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推演色彩。他又将它们融入了带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历史领域。
从《三国大外交》到《夺宫》,从《脆弱的繁华》到《昙花王朝》,他在每本书中都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疑问,并尝试进行解答。在这本《给历史把脉之疑难杂案》中,张程干脆一股脑儿抛出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小问题,一一做了探索。
问题到底有没有解释清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张程的问题意识和勤奋写作,读者是有目共睹的。
是为序。
二00八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