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海军少将卢仁灿,曾回忆自己在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时有过上校军衔:“当时,三八五旅共有3人分别被授予少将的军衔,他们分别是旅长陈锡联(1938年6月继王宏坤之后任——笔者注)、旅政治委员谢富治以及担任副旅长职务的民主人士赵辉楼。那时不设大校,我和旅参谋长曾绍山、政治部副主任赵月舫被授予上校军衔,为旅里仅次于3位少将的最高职衔。”①
红军刚刚改编八路军不久,一位旅长到延安见毛主席,递上“少将旅长”的名片,毛泽东先有三分不快。随后毛泽东问了几个有关部队的问题,回答不是很满意,于是毛泽东斥之“什么少将芝麻酱!”这就是所谓“少将旅长名片事件”。可以看出,当时至少旅级干部的军衔是公开的。不过,这位旅长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爱将之一,曾被毛泽东称为“红军干将”。毛泽东并没有因为这次小小的不快而失去对他的信任。以后因其工作出色,还不断被委以重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三枚一级勋章。
提到名片,开国中将廖汉生将军曾回忆:“我当时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副团长,上校军衔,没有佩戴军衔标志,只是在对外联络的名片上印着‘上校副团长’一行字。”②看来,当时八路军一些干部为了工作需要,确实印了带有军衔的名片。
当时八路军、新四军干部的军衔,主要见于《履历表》、《报告》中,本人一般也知道,但也有人从来就不知道自己曾被授过军衔。开国少将、原解放军工程兵学院院长王兆相在回忆录里提过,抗战时他由一一五师工兵主任调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第六团团长后,在一份留守处的公文中看到过“上校团长王兆相”的字样,但是他称自己从来不知道曾被授予军衔。可见,八路军干部的军衔,并未普遍实行,而且只是在抗战初期有过记载,以后就逐渐不再提军衔了而只提干部的职务。我军在这一时期佩戴过军衔的只是少数指挥员。如北伐名将叶挺,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受到党内某些“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排斥,在海外流亡10年之久。这期间,蒋介石曾多次以高官厚禄,拉拢叶挺出来做事,都被他断然拒绝。1935年秋,党中央派张云逸同志前往澳门,与叶挺正式取得联系。在日寇铁蹄蹂躏着中华民族的土地,神州四处燃起抗日烽火的形势下,叶挺临危受命,于1937年10月,出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许多当年叶挺将军身穿呢子军服、佩戴中将领章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