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2)

“涉江采芙蓉?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他终于忍不住,将梦中的一切,困惑地告诉晴雯时,晴雯却不以为然地大笑起来:“可能是因为……我平日最喜欢芙蓉花吧!所以你才会把我的名字,和‘涉江采芙蓉’的诗句联在一起!”也许,这还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宝玉眼前,不禁又出现晴雯那病容满面,被人从炕上强拉下来的情形,一时心痛难忍,不由长叹一声,又倒在床上大哭起来。

袭人劝道:“哭也不中用了。你起来我告诉你,晴雯已经好了,他这一家去,倒心净养几天。你果然舍不得他,等太太气消了,你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不过太太偶然信了人的诽言,一时气头上如此罢了。”

宝玉哭道:“我不知晴雯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袭人道:“太太只嫌她生的太好了,未免轻佻些。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恨嫌他,像我们这粗粗笨笨的倒好。”说着便起身,将桌上的礼盒捧到宝玉跟前:“这是娘娘从宫中送出来的中秋节赏,你瞧瞧!”盒子被打开了,摆在正中间的,是一串光彩照人的红麝香珠。

羊脂玉般雪白丰腴的手腕上,也笼了串一模一样的红麝香珠。风微微吹来,那只手轻轻地拂了拂刘海,刘海下,是一张端庄艳丽的鹅蛋脸,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可不正是宝玉的姨表姐薛宝钗?宝钗望着湖畔那一大片芙蓉花,出了片刻神,又转身朝怡红院的方向而去。

怡红院内,宝玉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礼盒:“别人的也都是这个?”

袭人:“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宝姑娘,指的便是薛宝钗,她母亲跟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亲姐妹,因嫁了薛家,宝玉和姐妹们都称呼她为薛姨妈,贾府上上下下的丫鬟仆人,则都称她为姨太太。薛家是皇商,资产丰厚,有钱,有地产,又在各处都开了铺子。宝钗父亲早逝,她还有一个同胞哥哥薛蟠,因打死了人命,靠着贾府的权势躲过了官司,带着母亲、妹妹客居在贾府,一转眼已是好几年了。

宝玉忙问道:“林姑娘呢?”这位林姑娘,说的便是他姑表妹林黛玉。黛玉父母早逝,又没有兄弟姐妹,自幼便孤苦无依地投靠到他家来。宝玉的祖母贾母,对这个亲外孙女百般疼爱,吃穿用度,皆与宝玉一样,竟将自己的两个亲孙女迎春、探春,还有一个堂孙女惜春也比了下去呢。黛玉年幼时,便与宝玉一张桌吃饭,一个床睡觉,无话不谈,感情自是与别个不同。如今虽大了,各自在大观园择地而居,可宝玉仍对她恋恋于怀,每天都要往她居住的潇湘馆探望好几次,方才安心。但凡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他总要先让人送到黛玉那儿,让她拣喜欢的收下了,才敢自己享用。

袭人:“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的一样。”

宝玉听了,登时皱起了眉:“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袭人:“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我还听鸳鸯姐姐说――”她瞥了眼宝玉,忽然抿嘴一笑。鸳鸯是宝玉的祖母贾母最信任的丫鬟,贾府里再机密的事情,也瞒不了鸳鸯的一双慧眼。她为人又是极稳妥可信的,但凡从她嘴里说出来的消息,绝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