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源起于一位公司管理人员所提出的迄今为止最有洞察力的一个问题:优秀公司为什么会衰败?提出这个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的CEO曾是《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的狂热爱好者,此书是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 )和罗伯特·沃特曼(Robert Waterman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商业畅销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曾在该书中被视为世界级公司典范的诸多公司,不是在困境中挣扎,就是已不复存在,这对他触动很大。这些公司包括美国商界的代表性企业,如西尔斯公司(Sears)、德纳公司(Dana Corporation)、AT&T公司、施乐公司(Xerox)、IBM公司和柯达公司(Kodak)。
我越回味这位CEO的问题,就越好奇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做得如此之好、处于本行业巅峰地位的公司,会在一夜之间败落到勉强维系生存的境地。我所说的并不是那些受政府保护而突然置身于波涛汹涌的竞争海洋之中的垄断企业。我指的是那些世界级的公司,它们看起来拥有最优秀的管理人员、实实在在的成功商业记录、有创意的产品以及似乎无法动摇的竞争地位。但它们为什么会衰败?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进行了档案资料研究,确认那些曾经经营得非常成功但后来却逐渐衰败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试着找寻它们衰败的原因。相关研究提供的原因非常简单:当优秀公司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而无能为力,或者——更为令人惊奇的是——不愿意进行变革时,它们就开始走向衰败。
在这些无能为力或不愿意变革的背后,我发现了成功的公司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所养成的自我毁灭的习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开始向职业经理人和MBA学生介绍我的发现,我会讨论自欺欺人、自满或是成本无效率等诸如此类的自我毁灭的习惯。我曾戏言道,自己将写一本名为《毁灭优秀公司的七宗罪》的书。越来越多的人建议我写这本书,他们并没有把我的话当成戏言。
在本书中,我写了7个自我毁灭的习惯。我本可以再写第8个、第9个这样的坏习惯,但是,我的目的不是列出自我毁灭的习惯的详尽清单,而是要识别出那些需要避免出现的关键问题。如果一定要进一步压缩这个清单的话,我会说,在现实世界中最易出现的自欺欺人(第2章)和领地守护、或是内部地盘之争(第8章),是最为危险的两种习惯。
关于公司倒闭的原因,有3种相互冲突的理论。第1种是群体生态学或是“适者生存”理论,即公司之所以会倒闭,是因为有更大更强的公司进入市场并抢走了它们的生意。换句话说,公司倒闭是竞争中的系统化淘汰使然。
第2种是命中注定或 “生生死死”理论。就像人类的生命周期一样,该理论认为,生与死的循环是任何一个公司都无法逃避的。在公司的最后死亡上,谁都无能为力——命运的到来,仅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我的观点是,只要公司能够识别并采取行动应对自我毁灭的习惯,或者是起初就设立阻止其发展的程序,大多数公司都能实现基业长青的。我认为这是可能的,因为习惯是后天学来的行为,没有必然性。因此,重要的是我不仅告诉你如何识别这些自我毁灭的习惯,而且还建议了戒除这些习惯的指导性方法。我在每一章节中都做到了这一点。尽管改掉自我毁灭的习惯对那些遭遇到痛苦的公司来说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情,但更好的方法是早期就设计预防性程序来避免其出现(详见第9章)。
该书隐含的一个主题是,优秀的领导者对帮助一个公司避免或改掉自我毁灭的习惯至关重要。好的领导为公司设定愿景。但是,优秀的领导除了具有远见外,还必须正视由不利和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所造成的现存的和潜在的不足。优秀的领导时刻警惕那些可能妨碍激动人心的愿景得以实现的自我毁灭的习惯。
我希望能与本书的读者进行对话。欢迎大家提供你们所遇到的任何与自我毁灭的习惯相关的案例。你可以向这个网址www.destructivehabits.com,提供正遭受自我毁灭的习惯之苦的公司案例,也可以提供那些已经有效避免或是改掉这些习惯的公司案例。我还计划建立博客,以提供有关书中所提到的公司以及读者们所提供的公司的最新信息和评论。有了你们的帮助,我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奉献本书的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