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话是否起作用,关键在于你能否排除情绪的干扰。排除了情绪的干扰,孩子不必担心你的责骂、干扰,才会专注于问题本身。常有父母跟我抱怨:孩子什么都不跟他们说,和辅导老师却无话不谈。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辅导老师懂得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去思考整件事情。
下面两个场景中,你可以看到不同问法所呈现的不同局面。你可以想象一下南希的感受和可能会有的反应。
13岁的南希,未经姐姐同意,私自穿了姐姐的套头衫,而且还不小心弄脏了,上面全是彩笔的污渍。妈妈发现后……第一幕冲进南希的房间,大声说:“南希!你是怎么搞的?你不知道规矩吗?你为什么不先问问艾米丽再穿?你看,这件衣服彻底被你毁了!这个礼拜不准出去,我会从你的零用钱里扣去买衣服的钱,算是赔偿艾米丽的。”
你觉得南希会有什么反应?
你觉得这个时候南希会怎么想她妈妈?
你觉得这个时候南希会怎么想自己?
你觉得经过这样的赔偿后,南希对姐姐会是什么感觉?
第二幕妈妈走进南希的房间,坐在床上。
妈妈:南希,你觉得艾米丽看到这件衣服以后会怎么想?
南希:她一定会气得抓狂!
妈妈:我想也是。这件事你说怎么办才好?
南希:我不知道……要么让她从我的衣服里挑一件,她很喜欢那件绿色的。妈妈,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你觉得这个时候南希对她妈妈是什么感觉?
你觉得这个时候南希会怎么想自己?
你觉得经过这样的赔偿条件后,南希对姐姐会是什么感觉?
从这两幕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提问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冷静、尊重的方式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让他更信任你。斯蒂文·范诺伊在《我给我孩子的10件最珍贵的礼物》一书中说:“如果你现在觉得无暇聆听孩子说话,我保证将来有一天,当这些可爱的孩子不想再与你说话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会让你悔不该当初。”
写字条写字条、列单子或是画图,是与孩子沟通、合作的一种好方法。无论多大的孩子,你都可以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写在纸上的字拥有一种沉默的力量,能够有效地鼓励孩子合作。
七岁的艾丽莎养了一只猫,可是她常常忘了照顾它。不是忘了喂,就是忘了换猫砂。每天睡前,妈妈都要为此事而争吵。后来,妈妈尝试了一个新方法,在艾丽莎的卧室门口贴了一张字条:“上床前请记得先照顾我!喵!”这种提醒的方式,艾丽莎很喜欢,因为她不必再听妈妈的唠叨了。
当你觉得怒火上来时,写字条会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一方面可以让你和孩子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借字条说出你心中所想,而不必提高嗓门。当你怒气冲冲时,写字条可以将你把情绪发泄在文字上,无形中转移了你的愤怒。而且,写在纸上的东西表达得清楚明了,会避免很多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