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蚁族”的传播者们(10)

2010年5月,北京市公布了《关于修改〈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的决定(草案)》,其中规定了楼房的人均使用面积应为10平方米,平房为4平方米。而黄日新的第二代胶囊公寓的人均使用面积只有2.2平方米。

“网上也有负面的声音,说我这个胶囊像监狱,我也承认。有个住过的人说翻身到左边,碰到左边的墙;翻身到右边,碰到右边的墙。的确是有点儿拿不出手的。”

2010年6月25日,位于六郎庄的第二代胶囊公寓被拆除。“8间胶囊公寓总共投入了5万元,前后共有15名租户入住,远远没收回成本。”另外,在黄日新陆续将租客劝离的时候,出现了三名“钉子户”。“其中有个人法律观念很强,说我违约了,违约了就要赔他钱;我说拆迁是政府要拆的,这我也没有办法,但他坚持要我赔钱。我赔了他半个月的房租,让他离开了。”

第二代公寓被拆的同时,黄日新开始着手打造第三代胶囊公寓。

黄日新和他的老伴在奔波了两个月后选择了石景山区麻峪东街一套使用面积为53平方米的民房。在缴纳了每月1000元的租金后,黄日新在民房的4个房间内安置了8个胶囊。第三代胶囊空间较此前有很大改进,分单人间和双人间,单人间长2.4米,宽1.2米,高2米;双人间宽1.6米,再加上公摊面积,已经符合了《草案》对人均使用面积的规定;此外,第三代胶囊还配备了厨房、餐厅和淋浴间。

自第一代胶囊公寓开建以来,黄日新已先后投入28万元。“你要明确,我做这个胶囊,不只是为了出租房间赚钱,我希望能把这个品牌做大。”目前“黄日新胶囊”已经成功注册为商标。“以后还可以发展黄日新胶囊咖啡厅,黄日新胶囊旅馆……”

如今,已经有不少商家愿意与他合作:“我的发明已经被认可了,主流媒体报道了,拍卖商进来了,要开始产业化了。”

从“蚁族”到“寓族”:胶囊公寓是我的事业

黄日新每个月拿着3000元的退休金,老伴的退休金也有2000多元。他的儿女都不太理解他为什么不颐养天年,却到处搞胶囊公寓。

“年轻人和老人想法不同,”黄日新说,“5万元对年轻人来说可能很快挥霍一空,可对我来说,胶囊公寓是我的事业,所以他们反对他们的,我做我的。”

黄日新退休前几乎没有抛头露面过,只是默默无闻地搞发明。从胶囊公寓在媒体上曝光至今,黄日新已经接待了20多个国家的150多家媒体的访问。有些事情他颇有些应付不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