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音乐大师克里斯托夫?埃申巴赫访谈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要实现人的自身,
不仅是创造音乐的人,还有倾听音乐的人。
——克里斯托夫?埃申巴赫
克里斯托夫?埃申巴赫是当今最杰出的钢琴家和指挥家。作为指挥家,他于1998年起任德国汉堡北德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88至1999年任美国休斯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99年起改任该团桂冠指挥;2000年起任巴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2003年起同时担任美国费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作为钢琴家,埃申巴赫是二战后崛起于乐坛的最杰出的德国钢琴家之一,11岁起即在多项钢琴大赛中获奖。目前除指挥之外仍以钢琴家身份出现在音乐会演出和唱片录音中。
埃申巴赫的幼年非常不幸,1940年2月20日他出生于德国的布雷斯劳(后划归波兰)。出生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母亲在生他的时候不幸死去。四年后他的父亲又不幸死于非命。剩下唯一可以照顾他的祖母,也在一年后病逝于逃亡的途中。由此埃申巴赫成为难民营中的一位孤儿。
1946年,6岁的他被女钢琴家埃申巴赫发现并收养。从此他改随女钢琴家的姓氏(他原来的姓氏是林格曼),并开始随女钢琴家学习钢琴。1950年经著名指挥家约胡姆的引荐,十岁的埃申巴赫进入汉堡音乐学院随汉森女士学习。爱丽莎?汉森是近代德奥钢琴学派的直接传人,曾师从施纳贝尔和费舍尔两位钢琴大师。
随汉森习琴两年后,埃申巴赫便赢得斯坦威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而后,他又转入科隆音乐学院,随施密特-诺依豪斯学琴。1962年起,埃申巴赫相继在多次重大国际比赛中折桂,特别是1965年获得首届哈斯基尔国际钢琴比赛的金牌后,声名鹊起,更加引人瞩目。1966年,他首次在英国登台,与苏格兰交响乐团合作首演了当代著名作曲家亨策创作、并题献给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1967年,埃申巴赫首次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在卡拉扬的指挥下演奏了莫扎特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1969年,埃申巴赫首次亮相美国,与他合作演出的是指挥大师乔治?塞尔和克里夫兰交响乐团。
35岁后,埃申巴赫主要将精力倾注于指挥事业,而钢琴演奏则放在了第二位。此后,他也弹亦指,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指挥大师和钢琴大师。
2007年10月的一个傍晚,笔者在埃申巴赫大师率巴黎管弦乐团到北京演出之际,对他进行了专访,以下便是这次采访谈话的实录:
问:埃申巴赫大师您好,您曾经多次来到中国,对中国有着什么样的印象?
埃申巴赫:我非常喜欢到中国来,因为这里有着很好的氛围,人们理解我,而我也理解人们。
问:郎朗是当今红遍世界的钢琴天才,很多人知道钢琴家、指挥家巴伦勃伊姆是他的老师,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是您最早发现他的才华并提携他,您是使他一举成名的“伯乐”,那么我想请您先谈谈您眼中的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