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3)

她把斯塔坦岛上的住址给了我。我说:“谢谢。我马上去赶三点钟的轮渡。同时,也许,你能找出1996年7月的拍纸薄记录。”

玛丽没有对此做出回答,说:“从渡口到我家乘出租车需20分钟。中途停一下,给我买一袋纸尿裤。”

“哦……”

“袋上有个埃尔莫像。”

“什么……?”

“特制婴儿巡洋舰,四号的。你会路过一个叫“杜安里德”的大药房。待会儿见。”

我挂上电话,走出电话亭。

埃尔莫?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儿童连续剧里的一个人物。

在百老汇大街上,我拦住一辆出租车,亮了一下盾形警徽。我对头上缠着穆斯林头巾的司机说:“我要赶三点钟开往斯塔坦岛的轮渡,开步走!”

这个司机可能没看过什么美国电影,呆呆地问:“开步走?”

“就是加速,我是警察。”

“唉!”

这是一个曼哈顿出租车司机撒欢的机会,出租车在百老汇大街连闯红灯,差别五分三点到达白厅轮渡码头。司机拒绝收费,但我还是硬塞给他伍元。出于大千世界无人解释的某种原因,市属计算机控制的轮渡免费对徒步乘客开放。可能,市民的反馈能值上百八十元吧。

渡轮正在鸣笛,我三步并两步跑过码头登上甲板。我抓过一张轮渡时间表,穿过底舱。这个时刻,空位很多。但我选择沿扶梯而上,站到前甲板上。此时阳光明媚,海水碧蓝,天空晴朗,拖轮穿梭,海鸥翔集,城市轮廓历历在目,咸味海风徐徐吹来,真是风光无限,令人陶醉。年少时,我经常和伙伴们在夏天登上渡轮。才花五分钱。当我们到了彼岸,买上一份冰激凌,然后就返回曼哈顿。全部开销仅为25美分。对一次尽兴的游历来说,实在花费不多。

过了几年,我开始在渡船上月夜幽会。遥看高耸的自由女神,光辉灿烂。新世贸中心的一对塔楼更使曼哈顿在夜空下异常壮观。塔楼像是有了生命,年复一年,一层层往上长。布鲁克林大桥光练缠绕,珠光宝气。好一个既浪漫又经济的幽会胜地。

我凝视着自由女神,极力唤醒遗忘已久,童稚时的爱国情怀。

嗯,也许没有全忘掉,但不可能马上全部唤醒,尽管和凯特吃午饭时有所感悟。我转而注意越来越近的斯塔坦岛海岸,而且回味我和玛里·格宾托斯的谈话。

玛丽本来很容易就能将我拒之千里,她只要说:“我什么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告诉你。”但是玛丽没这样说,看来她知道一些内情,也许她也掺和进去了。或者她只是需要一个人解闷作伴,再加上一袋纸尿裤。甚至她可能正打电话向技术职责办公室举报我。职责办公室将要把我和玛丽的谈话记录下来,然后把我带走。不管怎样,我很快就会知道是吉是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