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2)

那天晚上,外界的各式人等开始走进她的生活。正如《纽约时报》后来所描述的那样,“她的真正麻烦……才刚刚开始”。

给苏琳喂完食后,露丝在十一点过后躺到床上。刚过了午夜,熊猫宝宝就吵醒了她;它的哭声里有一丝露丝从未感受到的焦躁。她把宝宝抱在怀里,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不停地安抚着这个焦躁不安的小家伙,最后,她终于发疯似的给麦克机长的妻子佩吉拨通了电话,请求她帮忙找个儿科医生。她在后来说到,当时,她根本就没有想过,其实是应该找一位兽医来的。最初,弗朗西斯·南斯(大家通常把她称做弗里克)一脸茫然,不停地问,那个名叫“pandor(英语中熊猫panda一词的误读)的孩子究竟在哪里”。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这位年轻的外科医生一直守候在汇中饭店,亲自观察熊猫宝宝的病情。

南斯把听诊器贴在熊猫宝宝的胸口,聆听着心脏的跳动,然后又试了一下体温;她的心里其实并不清楚,这种稀有动物的正常体温究竟应该是多高。不过,她轻轻敲了几下熊猫宝宝的肚子,确定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腹绞痛。她的治疗方法是,在水里滴了几滴薄荷汁,让它喝下去,并且做温水灌肠的处理。这一招似乎起到了作用。熊猫宝宝一天天强壮起来,体重也很快上升到四磅八盎司。那天晚上,南斯回到家里之后,咨询了很多专家,最后她给露丝打去了电话,告诉她,自己为熊猫宝宝准备了新的食物配方,其中包括奶粉、玉米露以及鳕鱼肝油。

第二天,露丝给最亲密的朋友黑兹尔·珀金斯发去了一份电报,电报上只有一个单词,“成功”。不久,她开始以电报的方式与布朗克斯动物园进行联络。

那天,雷伯为露丝和苏琳举办了一次午宴。到了下午,佩吉·麦克莱斯基与一大帮朋友一起,也来拜访露丝。佩吉刚刚生了一个孩子,向露丝提供了很多实际的育儿知识。雷伯和其他人一样,也笨拙地提出了一些建议。熊猫宝宝抵达上海的几天后,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医生注意到,雷伯的两腿上长出了很多疹子,位置正好是苏琳撒尿的地方。医生倒不太担心雷伯会有什么问题,不过,他觉得,熊猫宝宝的尿导致所及部位发生炎症,说明熊猫宝宝的尿酸性很大,于是,他建议必须用瓶装水为它喂水,并且作为食物配方的一部分。

就这样,他们度过了两个星期。露丝一直在躲避媒体的追寻,在媒体看来,露丝的一举一动都是引起轰动的重大新闻。在这座城市里,她成为人们悄悄祝贺的人物。她常常从一个宴会厅赶往另一个宴会厅,总是随身带着世界上那只最罕见的动物,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阵阵轰动。她经常穿着最漂亮的衣服,随意地逛来逛去,每走过一间房间,都会把窗户开得大大地,让寒冷的空气吹进来,使熊猫宝宝感觉到舒适的寒意。她俨然成为上海城里的一道靓丽风景。在四川的大山里,让她备感焦虑的问题是,如何使熊猫宝宝保持足够的温度,到了上海,她觉得,这个习惯于在高原生活的小家伙,也许需要更多寒冷而新鲜的空气。在这座人们交往甚密的城市里,熊猫宝宝经常受到邀请,由露丝带着去参加各种午宴、正餐,甚至去喝茶。它的知名度如日中天。露丝后来写道:“在我看来,从未有过任何动物像苏琳那样,在上海享有如此的盛名。”

不过,喜欢苏琳的朋友圈子再大,也容不下弗洛伊德·坦吉尔·史密斯。在跑马厅里,他通过一位共同的朋友知道了露丝的情况。他和伊丽莎白确信,这位女探险家肯定在躲避他们,尽管他们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露丝身边总是不缺寻求浪漫的男子。探险之前,她在上海结识了两个朋友,他们都是年轻的商人,常常伴随在她的左右。他们都成了苏琳的保姆,或者说是阿姨。其中一位是比尔·哈克内斯的老朋友,名叫劳埃德·詹姆斯,另一位是杰克·扬的朋友,名字叫哈登布鲁克。哈登布鲁克是柯达公司的一名雇员,他甚至一度放弃了他在上海的家,在露丝住的那一层租了一间房间,就近照顾她的生活。他承担了抚养熊猫宝宝的很多具体工作,还常常讲述他在西藏旅行的故事,以此取悦露丝。

露丝注意到,在她的亲密朋友的圈子里,苏琳特别喜爱男子,对于这一点,她并不感到奇怪。不过,仍有一些男子无法得到苏琳的欢心。从回到上海的第一个完整日子开始,记者们就接踵而来;他们都是上海一些英文报社的记者,还有一些来自美国本土的报社记者,他们总在附近游荡,试图打听一些消息。露丝一遍遍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的困境,请求他们保守秘密,直到她离开上海为止。作为回报,她答应记者,在她离开之前,将接受一次详细的访谈活动,并且允许记者拍照。

有一位记者,也许是来自《纽约时报》的哈利特·阿本德,甚至为露丝安排了一次见面活动,对方是一位“在中国政府事务里身居高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这位人物也许能帮助露丝离开中国,即使她还没有获得科学探险的许可文件,也不在话下。这位颇有权势的人物告诉露丝,依然要执行目前的策略,即低调行事,不露声色,他的名字至今也没有被披露过。不过,几年以后,麦克机长的妻子佩吉还记得,特拉斯勒大使本人曾经秘密介入此事,给予过必要的帮助。

露丝能够订到的最早回美国的航船是“俄罗斯女皇”号,这艘船将在星期六早晨,也就是11月28日早晨七点钟起航,这意味着她只能在上海过感恩节了。随着节日的临近,各大报章的版面上充斥着火鸡、美国土豆、猪肉馅饼、奶酪、芹菜以及“来自美国的甘蓝”之类的广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