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2)

在我所发现的史实当中,最有价值的是露丝的数百封书信,大部分书信是用便携式打字机打印的,它们记述了她对中国的三次探险旅程。罗宾·帕金斯·乌格鲁是露丝最好的朋友的孙女,她读到我的一篇论述露丝的文章,这篇文章刊登在《华盛顿邮报》杂志上。随即她给我打了电话,约定在克里夫兰会面。她的父母就居住在克里夫兰。五十年来,他们妥善地保管着露丝的珍贵书信,至今完整无损。一天下午,我在旅馆里收到露丝和黑兹尔·帕金斯之间的书信,立即把它们通读了一遍,直到深夜。这些书信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披露了很多微妙事件幕后的故事。作为一位气质高雅的淑女,露丝没有把这些故事写进她的书里。在那个夏日的傍晚,我开始意识到,露丝不仅是一位具有英雄情怀的人物,也是一位有着凡人缺点、勇敢而冲动的女性。

本书叙述的所有事情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构成分。引用的材料包括私人书信,图书,历史资料,天气报告,数以千米的缩微胶卷资料(收录上海的各种英语报纸);这些资料来源于博物馆、大学、上海市图书馆收藏,还有网络在线拍卖网站Ebay(这是美国的一个大卖场)。

露丝是一个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人,她既不需要别人诠释她的话语,也无需别人为自己代言。不过,经过多年沉寂之后,,确实需要有人重提她的故事。此外,一些知情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对她赞赏有加,推崇她为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所做出的贡献,我感到,这也是我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详尽研究过捕猎熊猫时代的少数环境保护主义者、学者和动物学家已经暗暗把露丝视作圣徒。他们很清楚,在露丝·哈克内斯宁静的山中营地里开始发生的事情,日后将震撼整个世界,它将帮助美国人改变观念,改变他们对捕猎珍奇动物的看法。

希望大熊猫能够生存下去,这是今天我们一个习以为常的概念,不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却是一个离奇的概念。在那个时候,她把一只黑白相间的熊猫带到美国,她没有把熊猫装进笼子里,也没有用绳索捆绑,而是把它抱在自己的怀里。她向全世界宣告,这个生物不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动物”,它是一个具有独特性格的个体。这个观念的重大转变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的重要意义可以和简·古道尔所提出的思想相提并论。作为一位传奇的灵长类动物专家,简·古道尔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与黑猩猩一起,共同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如果每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那么,每个个体就都值得保护。

动物学家及作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与妻子共同写作的书里谈到,使露丝赢得声望的那只名叫苏琳的熊猫,构成了自然史框架里的一个转折点。剥夺熊猫的生命,让其躯体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莫里斯夫妇认为,这只可爱的熊猫宝宝的出现,其重要意义在于,“如果把捕猎与射杀动物时代的终结比喻为一口棺材,那么它的出现,就是为这口棺材重重地钉上了一颗钉子”。

熊猫宝宝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是成年熊猫永远都无法做到的。莫里斯夫妇认为,苏琳“实际上改变了西方文明对物种生存的全部态度”。作家及自然科学影片制作人克里斯·卡顿在他的《熊猫》一书里谈到:“熊猫只需在码头上短暂地露面,便是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最大贡献,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做到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标志就是一个大熊猫,该组织认为,苏琳的出现,有助于激发“人类对物种悲惨处境的普遍同情”。

露丝大声说出了那个时代离经叛道的概念。为了保护熊猫这一物种,她做出了即便是今天的野外生物学家都未曾想到的事情。她把一只捕获的熊猫放回了大自然。

在获得盛名的时刻,露丝清醒地认识到,她的成就并不体现在赢得了“第一”。她将以哲学方式看待整个事情的意义,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她私下承认,她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在动物世界向前发展的路途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野生的自然界里大约还保留着一千五百只大熊猫。我们的希望是,不能再让它们无声无息地消亡了。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美国动物园及水族馆协会等组织向中国投入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元,帮助这个国家研究和保护熊猫的生存环境。

这是露丝·哈克内斯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当生物学家走进竹林,当动物保护团体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当孩子们把一个个硬币投入熊猫募捐箱内,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露丝的精神依旧长存在人们的心里。

露丝·哈克内斯创造了历史。她震撼了一个渴望新奇的国度。她做到了其他美国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而且,她帮助了一个优雅而神秘的物种,让它们在生存抗争中赢得了生存的空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