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悲伤》:寻找失去的母亲(代译序)

寻找失去的母亲(代译序)

文/孙仲旭

现居伦敦的马特·麦卡利斯特曾为一家美国报纸担任了十几年的海外记者,报道过多次国际战争冲突,曾与同事一起获得1997年普利策奖的突发新闻报道奖,他自己出版过关于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两本著作。2005年5月,他利用工作间隙去伦敦看望了母亲,两天后,他的母亲在老人院突然病发去世,年仅62岁,这对时年35岁的麦卡利斯特打击非常大,他这样写道:“这就像是某部罗宾汉电影中的一个场景:你正在树林中策马小跑,一袋麦子从树木间荡过来打中你的侧身,然后你就完全喘不上气来,动弹不得,无法防御,眼睛盯着林间地下的虫子和松果。你半死不活,无法呼吸。”麦卡利斯特的这本《甜蜜的悲伤》便是从自己母亲的突然去世写起。母亲去世后,极度痛苦之下,他所想的,似乎减少到两个简单的句子,自动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你在哪儿?请你回来。”然后随着叙述的推进,我们看到作者的家庭生活并非一直幸福,他当初去美国上大学及工作后担任海外记者,都无不是一种逃避行为。他的母亲,并非一直是那种传统意义上充满母爱的母亲。我们读到实际上作者已经在过去的25年里都失去了母亲(“我的妈妈已经有差不多25年时间没有照顾过我、保护过我了”),也就是从作者10岁左右开始,原先那个慈爱、开朗的母亲就不在了。在他18岁时,他曾对自己的姨妈说自己的妈妈还不如死了好。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会心生疑窦:作者的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麦卡利斯特倒是不急于揭示秘底,而是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自己想通

过做母亲以前做过的菜式,想以此重新建立和母亲的联系,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中间还穿插着对于这个家庭早期的记忆和作者夫妇创造新生命的尝试及努力。

后来,麦卡利斯特终于开始清点母亲留下的文件遗物,更为丰满的母亲形象一点点拼了出来。他还找来了母亲的病史档案,我们了解到他母亲的精神第一次出问题,是在作者10岁左右时,当时她企图服药自杀。她酗酒应该首先是精神上的问题,医生们却一再认为她只是有酗酒问题。作者母亲自身的状态导致了这个家庭的解体,她自己长期进进出出精神病院,一直未能解决酗酒问题,导致母子关系也极度糟糕。只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两年,她才向着最初那个正常而慈爱的母亲形象回归了一点。作者赞赏她在缺乏扶助的情况下,长期一个人与生活抗争。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在失去母亲后两年零9个月的生活,主要是哀悼母亲和寻找失去的母亲的过程。寻找之前,他对自己的母亲了解甚少,部分也是出自记恨母亲的心理(“过去的好多年,我变得几乎讨厌她的过去。我不敢听到关于过去的故事,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都是关于痛苦和失去的故事。”)。最终,在厘清了因为时间、因为隔阂的迷雾后,他对自己的母亲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当初恨过的她有了更多的爱和同情。到最后,作者接受了母亲已永远不在的现实,终于走出了失亲之痛。这样来介绍本书,似乎它是本“治愈系”的书了,但又觉得远远不止如此。失去母亲是悲剧,而在她去世前早就失去了那个慈爱的母亲也是悲剧,这种悲剧虽然是作者本人的,但是通过他出色的讲述,让我读到时却时时感同身受。另外,麦卡利斯特的文字素养及叙事技巧都颇值一赞,他一章章写下来,在哀悼和寻找母亲之外,穿插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关于往事,关于现在,看似旁逸斜出,细品之下却都不无深意。最重要的是,这些具有感染力的文字中渗透着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生活的热爱。总之,这不会是你读了后无动于衷的书,读完后会觉得能和作者一起走过这段心灵旅程,确实也是一种甜蜜而悲伤的经历。

献给帕妮拉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