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1)

仁者因饥饿而死于非命。另一方面却有盗跖之类杀人不眨眼的大盗,生活富裕而尽享天年。司马迁在《史记》中叙述伯夷、叔齐事迹后,提出了一个大疑问:“余甚惑。天道是耶?非耶?”

确实有过这么一回事。

只是,这件事情传得很快,而且很广。这一点倒令人觉得非比寻常。

——恳请大王废止炮烙之刑。倘若大王肯予接纳这个谏言,我愿意奉上自己领土中的洛西之地。

前面说的“事情”,指的是周文王以此向天子纣王恳求并被接纳之事实。

洛西乃洛水之西的地区,是一大块肥沃的农耕地,由这个地区征收得到的赋税相当可观。由于酒池肉林、长夜饮以及连年对外征战耗费庞大,当时的商王朝正面临库银阙如的窘状。

纣王喜滋滋地取得洛西之地后,废止炮烙之刑,更任命周文王为“西伯”。西伯乃西部总督,是拥有兵权的职位。

渴望得到洛西之地的纣王,为何不以天子威权直接强行收为己有?暴君作风的他,难道做不到这一点吗?

后世史家对这个疑问的说法是:纣王虽然贵为天子,但当时西方周的实力已达不可轻视的程度,所以任命文王为西伯,实际上也有给予安抚的作用。

“西伯多么仁慈!”

奉上洛西之地而使纣王废止炮烙之刑,文王的义举迅即得到这样的风评。其实,这是他的儿子周公派人到各地广为宣传的结果。

献洛西之地,也是由周公提议的。哥哥武王原本反对,但,听到弟弟所说的一句话时,便不再表示异议了:

“反正,这块土地以后还是会回到我们手里嘛!”

商王朝权威已逐渐崩溃。

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而他自己却一点也不这么认为。

——妲己想的事情,刚巧和我一样,如此而已。

从未被人命令过的纣王,后来甚至把妲己说的话当做必须下达的命令了。

“我最讨厌爱说大道理的人。看到那副苦瓜脸,我就恶心!”

听到妲己如此批评贤臣商容,纣王立刻将他免职。

“我认为费仲和恶来这两个人是可用之材。”

由于妲己说了这样的话,所以,纣王开始重用这两个阿谀之徒。费仲是个马屁精,恶来则以谗言、中伤为能事。奸臣跋扈则忠臣求去,这是一定的现象。

“变得清爽多了!宫里的气氛比起我初来时不知好上多少倍,大王,您不觉得吗?”

“没错,确实变得清爽多了。”

纣王点头回答。

当时,民间正在悄悄流行这么一句话——

老天爷为何不赶快毁灭殷商,难道没有天命存在吗?

贤臣祖尹将此事向纣禀告,并且进谏道:

“还好,老百姓的这些看法似乎不是自然发生,而是有人刻意散播。什么人在干这样的事情,我会调查,不过,也希望大王多加留意。等到人民自然发出这个心声时,想挽救就来不及了。”

“无聊!”纣不屑地说:“说什么天命!我不就是真命天子吗?!谁敢否定我的天子身份!”

祖尹告退回家后,自言自语慨叹道:

“对纣进谏,已是无谓之举了。”

他本来有意潜入民间探查事件的来源,但,这份热情显然已完全消失。依据他的猜测,这件事情应该和周有关才对。

随它去吧……如果我是周人,大概也会做同样的事吧?

孤竹国在辽西,这个国家的君主期望自己死后由幼子叔齐继位。君主死后,叔齐坚持谦让,不肯继位。他对长兄伯夷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