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勒内·雷蒙:《 法国的右派 》,一九六三年第二版,第147页。
2 亚历山大·泽瓦埃:《 第三共和国史,1870-1926 》,第一版,第126页。
3 同上,第126-127页。
4 同上,第290页。
5 同上,第303页。
6 戴维·汤姆森:《 法国的民主 》,第156页。
① 在法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女性才享有选举权。
① 实质上是共和派担心军人掌权并成为独裁者。对两个拿破仑仍然记忆犹新。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它很快就将在布朗热危机中显示出来。
① 一八三○年至一八四八年间,奥尔良派君主制的“议会”政体时期,选民被限制为二十万人,多半是所谓的地方“名流”。一八四八年,短命的第二共和国采用男性公民普选权,使选民数量猛增五十倍。
② 真正的舆论自由直到一八八一年才得以实现;组织工会的自由实现于一八八四年;公共集会的自由实现于一九○七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被极端保守派视为“危险的激进派”的第三共和国时期,这些基本自由的实现也是如此迟缓。
① 就像半个世纪以后许多人相信贝当元帅是最忠诚的共和派将领之一,甚至是政治上相对开明的自由主义者一样。
② “激进派”这个词在法国有着与美国说法不同的政治含义。用美国术语中的“自由主义者”一词或许更为贴切。法国政治生活中的所谓“激进共和派”并非特别激进。他们是稳健的中产阶级,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相当保守。
③ 布朗热晋升为将军有赖于这位公爵。
① 由于认为这些话以及总理在随后的会议上所说的另外一些话是人身攻击,布朗热要求用剑与总理决斗。这场决斗在七月十三日进行。尽管弗洛凯已经六十五岁而布朗热将军只有五十岁,尽管一个军官用起剑来应当比一个经常坐着的律师兼政治家更有经验,总理还是在第二个回合刺伤了布朗热的颈部而被判获胜。将军是在玛格丽特·德·博纳曼夫人-- 一位年轻美貌的离了婚的女人--的陪伴下来到决斗现场的,他最近正在与她热恋,她已经成为他的情妇。她对于他以及他的事业的决定性影响不久就会显示出来。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对于一些第三共和国的重要人物,这并非此类影响中的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