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英国报纸和电视台都煞有介事地炒作了这样一条新闻:南京汽车集团收购英国罗孚公司以后,先遣团抵达伯明翰首先接管长桥工厂的餐厅。餐厅接管由先遣团专门带领的厨师队伍完成。
享受了一个世纪的荣誉和骄傲的罗孚厂当年4月倒闭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恶气,新东家刚来就带了五名厨师接管他们的食堂让他们顿生疑惑。
敏感的英国人首先想到的是,这可能是中国人准备把罗孚“搬”到中国的先兆,这是他们最担心的。已经造成近六千人失业的罗孚公司最关心并希望的是中国人买了罗孚之后能为当地的就业做些贡献。
同样没有弄清情况的英国新闻媒体也多少有些“恶意炒作”,玩起了英语的文字游戏,把英文中的takeaway(有“外卖”和“搬走”之意)放在标题,用“Chinese canteen move stirs fears that Rover is on takeaway menu”做标题登了篇文章,说“中国人对罗孚餐厅下手让人们担心罗孚正在成为中国人‘外卖菜单’上的一道菜”。
其实,对中国和英国人的南京汽车方面招厨师到罗孚的长桥工厂的不同反映折射出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民以食为天”、“开门几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吃,在中国人的字典中具有相当的分量。吃,甚至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基本尺度之一就是要解决“温饱”问题;到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人衣食无忧之后,人们提高了生活的标准。这时,人们把对生活的尺度又调高到“不但吃饱,而且吃好,吃出健康”的层次。
而英国人担心中国人不远万里让厨师飞过来是不打算在伯明翰打“持久战”,理由是他们认为,中国人用自己的厨师显然是不想适应英国的饭菜,吃几天自己的饭,以后好卷铺盖走人。
中国人的理解正好相反,为了把伯明翰的汽车生产当事业干下去,首先要解决吃饭的问题——关键是英国的饭确实让人不敢恭维。
“吃不惯英国菜/南汽空降中国大厨到罗孚”。从《金融时报》对南?厨师到罗孚一事新闻报道的标题上就不难看出英国这家金融报纸倒是把准了中国人的脉。
在解释南汽厨师“空降伯明翰”时一名知情的英国人说:“他们(南京人)认为三明治不是真正的食品,他们也不喜欢那里的中餐厅。”
一位接近南汽的消息人士称,南汽希望外界不要误解了上述做法,此举也跟他们计划聘请多少英国本地员工无关。并说,南汽强调在英国罗孚的生产计划照旧不变,而且进展顺利。
其实,不但是南京来的汽车专家对英国的饭菜没有胃口,连法国总统希拉克也对英国饭抱怨多多。
2005年7月初,希拉克甚至在咖啡馆里当着德国总理施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面嘲笑戏弄英国人的饮食。
希拉克在一家俄罗斯咖啡馆里与施罗德和普京聊天时说,“英国人对欧洲农业的唯一贡献就是疯牛”,并说“(这是)世界上除了芬兰饭以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么能相信饭烧得这么差的人”呢?
在施罗德和普京的一片笑声中,希拉克还提起前北约秘书长、布莱尔内阁的国防大臣罗伯逊请他吃过一种“令人胃口大伤”的东西(暗指苏格兰特产“哈吉斯”),说:“这正是北约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