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昆明是“四季如春”,这话也许是不错的,因为昆明绝没有热得透不过气来,或是需要烧暖炉的时候。可是昆明有时一天下雨出太阳可以轮上十来次,以致气候的变化,一天之中,四季都可能齐全。你不信吗,联大就可以供给你例证,有时当有些男同学还穿着棉大衣的时候,女同学的春装业已上市;而有时当女同学正穿着“海勃绒”的时候,“夏威夷”就出现了。
当我初来联大时,英国细毛呢的西装或是重庆呢的中山装,穿的同学不在少数,多数的同学却都是一件蓝布大褂或是一件Jacket,质料是布、皮都有。在三十三年度寒假,有些沦陷区的同学,钱的接济完全断绝了,苦苦的兼一点差。因为门径不通,多半是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力,所得的报酬除出必需的零花之外,那里还能有余钱制衣服。于是一件衣服补了又补,缝了又缝。有时一双袜子最后几乎露不出一块原来的颜色。而坐在太阳里等衣服干了再穿上身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三十四年以后,美国人到昆明的多了,他们多的是吃的穿的。招待所的侍役往外面偷,他们自己也常常因为没有酒钱或是赌输了而出卖衣服,于是G.I.给予联大同学穿的方面一个大的补给。美国人的G.I.穿的要比吃的质地要好得多。虽及不上美国人的Civilian,比起中国人的普通服装,就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既经穿,又神气,还加上便宜。于是G.I.慢慢在联大普遍起来,胜利以后,物价大跌,而G.I.又因为政府一时禁穿,价格更是一泻千里。加上翻译和在印度从军的同学都回到昆明,带回大批G.I.,G.I.就更充斥联大,每个人多少总是少不了有一两件。昆明学生救济处又代红十字会及供应局发给昆明大中学生一批衣物,这一来,联大同学的衣着问题总算得到部分的解决。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昆明有一段雨季,雨季大约是从阳春六月到八月底。在这期间,也不是天天下雨,间隔三四天可以有两三天的晴天,然而在这三四天之中你就别想看见一点太阳。下雨不打紧,可苦煞了我们这批穷学生。学校就是在坟场中开辟的,泥土当然松,每一下雨,到处都是乱泥,从寝室到教室,饭堂或者图书馆总要经过几段泞泥不堪的路,其间大小水塘,不计其数,一双皮鞋,穿过一个雨季,就差不多“脚踏实地”了。这里又该感谢美国兵了,他们的鞋经过有效办法制造,任何泥土和水都能够“克服”。而他们大都是穿到半新的程度,就不屑于再穿,于是同学们接着穿。这样一双旧鞋,至少可以维持一年以上,比土制的新皮鞋要经久得多,尤其适用于“雨季”,于是G.I.鞋在联大,又几乎是人脚一双了。
在联大,还没有像在四川的学校,有穿草鞋的习惯;脚上踏着从仰光或是加尔各答“飞来品”的,倒是屡见不鲜。我到联大很晚,没有眼福看见坐着自己的汽车到学校来上课的胜事,然而崭新的Motor-cycle停在教室门口却是亲眼见过的。在这里大多数同学当然都是安步当车,骑单车驰骋于学校也有,而且有的是“三枪”或还是Philip,当然这种情形毕竟是少数而又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