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购物中心风靡亚洲

伴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与都市化文化的兴起,零售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名牌店的入驻扎打下坚实基础。大型购物中心最初起源于日本,三越( Mitsukoshi)、 Sogo、伊势丹( Isetan)、西武( Seibu)、大丸( Daimaru)等一系列连锁百货公司的良好发展势头促使日本人开始前往香港、台湾和韩国等地开设同类百货商店。上个世纪 80年代,大型购物中心在很多人口超过百万的亚洲大城市蓬勃发展,到了 90年代这股风潮加速蔓延。大型购物中心将零售店、餐饮和娱乐设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站式休闲消费场所,吸引了大批人流。在马尼拉和曼谷,大型购物中心还有其他功能— —成为人们纳凉休憩的社交场所,与其让烈日暴晒,还不如到有空调的商场里凉快一下,哪怕只看不买,过过眼瘾也行。

本书中提及的大型购物中心包含多种零售店面,已经成为城市地标,它们在名牌拜物教产生的初期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为奢侈的消费方式提供发展空间,并在环境氛围上与名牌的形象吻合。事实上,许多亚洲新兴城市并不具备适合奢侈品入驻的空间,名牌们不得不放缓脚步, Louis Vuitton、Gucci、Prada等纷纷先临时把店面开设在豪华的五星酒店内,韬光养晦,等待合适的零售店空间出现。

大型购物中心对奢侈品产业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它展现出一种真实的生活场景,让消费者得以接触奢侈品所欲传达的生活方式。社会学家肯 ?杨( Ken Young)指出,这是一所“大门敞开,让人看到社会差距的学校”。人们闲逛、浏览橱窗、试穿试用产品、观看其他人时,就像在上一堂关于消费行为的课。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观察,学会了给名牌分等级。通常较为便宜且广受欢迎的品牌在较低的楼层,走到高层后,奢华的名牌店面随之出现,产品价格也随之攀升。此时,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问题就是:你会如何包装自己,让自己置身何处呢?假以时日,消费者自然明白如何选购名牌,为自己定制自己想要的身份形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