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组织设置中的"推"、"拉"布局(5)

3.先进的销售组织与拉动式供应链

制造商为了避免依据自己的预测被动生产,以及依据经销商的订单而增加存货,也为了更好地、准确地响应市场和最终客户的要求,研发产品就与客户的要求结合,最终对用户的把握能力大大上升。而一旦最终用户都能买制造商的产品,企业对市场的把握就会转为订单,这样的心理份额(mind share)就变为真正的市场份额(market share),这时制造商就成为市场的主人,成为供应链中最增值的一环。拉动式系统示意图如图2-2所示:

图2-2拉动式系统示意图拉动式供应链的特点包括:①更好预测订单而缩短提前期;②零售商、经销商的库存随提前期减少而减少,不再依赖经销商的预测、订单,而是与经销商一起去销售;③系统变动也随提前期减少而减少,制造商的自身库存也减少;④缺点是难以利用制造和运输的规模。

由于对最终用户的把握力强,拉动式供应链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他能力强,一般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换言之,他的定价没有可比性,这样的话,利润一般会比较高。比如苹果成功地把MP3差异化变成一个时尚的装饰品,甚至是艺术品,所以用户在买iPod时,根本不会把它与简单丑陋的MP3进行比较,当然价格也就没有可比性了,同样,iPhone也复制了这种成功。相比而言,苹果电脑与普通电脑就没有这么明显的差异化,就没有这么成功。

第三节到底是"推"还是"拉"

1."推"、"拉"的选择之惑

推动供应链的优点是企业根据预测和来自经销商的订单和需求,制订总销售和需求计划,这将有利于形成批量生产带来的规模和成本优势,数据易于收集。但缺点同样明显:①被动受制于经销商的销售计划、销售能力;②如果经销商脚踩多只船,不卖力地卖企业的产品,企业就会变得被动了;③企业一旦处于被动状态,就会出现牛鞭效应的现象,企业最后才能感知客户需求,因而造成反应滞后,很容易受伤。

(1)什么样的企业适合推动式供应链?

在供应链上游的企业,比如传统的原材料制造业(如矿山)、农业、大型设备制造都属于长周期的,基于重要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第一产业。

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品种少,原材料的品种也不多的现象,只能靠规模才能出效益。比如新成立的河北钢铁公司是合并了唐山、邢台、邯郸等几大钢铁厂;山东钢铁把莱芜钢铁、济南钢铁都纳入麾下。这都是把产能的简单相加但到底能否有合并的其他收益还值得质疑,比如合并后是否降低了成本,优化了物流和运输网络,增大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余地等。其实这些钢厂的横向联合,如如何和上游的铁矿石厂谈判,如何处理好与铁矿石进口经销商的关系,如何避免内部的内耗,提高自己的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等,这些才是供应链上的战略。

推动供应链是充分利用对供应商的把握和供应资源,以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它充分利用自身的市场资源和对客户的把握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整个链条的资源。一般客户和市场是最难把握的,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不得不以推动供应链战略为主。比如,电力企业在面对电网这样的强势客户和政策定价的情况下,面对竞争加剧、供大于求的局面时,电价很难提升,不得不通过供应商的资源来降低成本,像联储、供应商管理库存等都是这种战略下的产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