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后危机时代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环境(1)

第二章

后危机时代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环境

尽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但是全球化仍是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必须面对的大趋势,金融业综合经营仍将大行其道。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必须深刻把握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争取在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后,能够走向全球金融竞争的前列。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

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

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过去的30多年,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继改革开放,“柏林墙”倒塌,中东欧剧变,美国和原苏联两大军事阵营“冷战”的结束等一系列历史性事件,有力地推进了金融全球化进程。尽管期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美国储蓄贷款机构危机、90年代初期的欧洲货币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等各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世界经济的中心没有受到伤筋动骨的大规模冲击,因此世界经济依然保持了整体向上的发展趋势。一波接一波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加速了国际资本、技术和信息的流动,促进了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重新分工及企业跨国并购,并进而推动着金融的全球化。全球性市场已经形成,发展中国家金融已全面融入全球化体系。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一二十年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据统计,1980~2007年,全球名义GDP累计增幅达到360%,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3%左右。其中,20世纪最后20年的增长速度为3%,21世纪前8年的增长速度为4%。在此期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实现了“U”型发展,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30%一度下降到1992年的165%。但是,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金砖五国(BRICS)的迅速崛起,到2007年这一比例又再次上升到28%。过去近30年,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长速度为4%,而2000~2007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发达国家同期增长速度只有25%,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开始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章后危机时代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环境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埋下了危机种子。20世纪70年代,由于战后西方国家长期奉行对经济实行干涉和管制的凯恩斯主义,导致总需求过度膨胀,再加上石油禁运等外部因素影响,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局。为了解决当时经济面临的困境,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开始信奉“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鼓励去中介化、去监管化,先后实行了企业民营化、减少福利支出、放松产业管制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毋庸置疑,“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在激发经济活力、促进自由贸易和资本流动、推动经济增长和全球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刺激经济,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过度推动金融自由化和衍生工具发展的行为,使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脱节,导致经济严重泡沫化;二是盲目相信市场可以决定一切,金融机构的自律行为可以防范风险,从而忽视了风险只会被金融工具分散,而不会消失的事实,并且日益深化的金融创新会产生更多的未被认知的风险。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美联储通过放松银根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同时又打着“自由化”的旗号大幅放松金融监管,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2001年1月~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并在2003年6月26日~2004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一年多的时间。这种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增加了美元供给,令美国国内信贷尤其是房地产贷款不断膨胀。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基础上,美国房地产市场自2001年起开始加速增长,占GDP比重从2001年的159%上升到2007年的194%,住房投资在美国总投资中的比重在2002年一度达到366%,2000年初~2006年6月,美国房价上涨超过了190%,是1996年的234倍;同时,全球经济的失衡又导致顺差国大部分经常账户顺差以增持美元外汇储备的形式流入美国,进一步压低美国的长期利率,刺激消费增长,经常账户赤字和资本账户盈余不断扩大,加剧了美元流动性过剩,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全球金融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十几年,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开放与竞争,银行业大规模跨国并购风起云涌,银行业务综合化和组织体系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各国金融政策呈现出一种互动的趋势,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趋于形成;金融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新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层出不穷,反过来成为金融全球化的巨大动力。

全球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尽管中间出现过多次动荡,但总体看,国际金融市场一直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在1986~2006年的20多年里,全球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23%,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为648%,但同期全球资本市场的增长速度平均为1367%,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两倍。1993~2007年富时全球股票市场指数从94点上升到264点,累计上涨182%。1969~2007年,MSCI全球股票市场指数从100点上涨到1 589点,累计上涨了1 489%。全球金融资产价值从1980年的12万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30万亿美元,是2007年GDP的421倍。其中,债券总市值在2005年达到了59万亿美元,股票市场市值规模在2006年达到了51万亿美元。全球金融资产价值与GDP的比例,从1倍增长到2倍用了13年,从2倍增长到3倍用了10年,从3倍增长到4倍只用了4年。

发达国家依然执国际金融业牛耳。美国、欧洲和日本占全球金融资产的比重超过80%,是金融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伦敦和纽约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2005年,美国占全球资本市场的市值比例达到46%,英国占10%,日本占7%。即便是遭受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全球银行业中,资产总额排名前9的银行依然均为发达国家的银行,见表21。

表212009年6月30日资产规模最大银行排名

银行资产/万亿美元法国巴黎银行321苏格兰皇家银行299巴克莱银行254德意志银行243汇丰银行242美国银行225法国农业银行225三菱UFJ金融集团207摩根大通银行203资料来源:Capital IQ。

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及交易量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金砖五国”已发展成国际重要的金融力量,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2~2007年全球资本流入规模从178万亿美元增长到9万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从1 856亿美元增长到198万亿美元,5年内增长了10倍,占全球资本流入比重的22%,接近了美国和英国的水平。

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仍不可撼动。尽管受到来自金融脱媒和金融创新的冲击,银行依旧在金融领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到2005年,全球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到64万亿美元,并且在面临金融动荡时,表现出了更强的承受能力和稳健性。2000~2007年,全球1 000家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平均增长速度为132%,1 000家大银行的资产占全球GDP的比重则从119%提高到166%。代表金融创新力量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五大投资银行中硕果仅存的高盛和摩根大通最终回归到了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模式。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急剧膨胀。21世纪初的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浪潮推动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疯狂膨胀,截至2007年底,全球场外交易衍生工具市场未清偿合约余额已达630万亿美元,为同年全球GDP的12倍,200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价值更是进一步增加到766万亿美元的惊人历史高位。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打破了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界限,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但同时CDO、CDS……MBS、ABS等复杂的次贷证券化产品使金融交易链条无限延伸,放大了全球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2004年底,全球CDS名义本金总额为64万亿美元,到2007年底,这一数值已经达到58万亿美元,一个产品的价值就高于当年全球GDP总额,占全部场外交易额的近10%。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为随后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市场格局,见表22。

表22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市场格局

外汇规模日均交易量约32万亿美元主要交易所英国(341%),美国(166%),瑞士(61%),日本(6%),新加坡(58%),中国香港(44%)交易方式传统即期交易(33%),外汇掉期(56%),直接远期交易(12%)交易币种美元仍为主导货币(863%),其次是欧元(37%)、日元(165%)、英镑(15%),新兴市场货币(20%)显著上升跨国借贷规模截至2007年年中,全球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名义余额达3469万亿美元主要交易所借出:英国(20%)、德国(10%)、美国(9%)、法国(9%)、日本(7%)

借入:英国(21%)、美国(11%)、德国(8%)、法国(8%)、开曼群岛(6%)(续)债券规模截至2007年年中,全球债券市场未清偿余额为7382万亿美元,其中国内债券为5294万亿美元,国际债券为2088万亿美元国内债券国别美国(442%)、日本(154%)、意大利(53%)、法国(46%)、德国(44%)、西班牙(27%)、中国(26%)机构政府(48%)、金融机构(41%)、公司(11%)国际债券国别美国(214%)、英国(139%)、德国(97%)、荷兰(71%)、法国(61%)、西班牙(51%)机构金融机构(79%)、公司(10%)、政府(8%)、国际组织(3%)币种欧元(48%)、美元(354%)股票市值2007年年末,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约为6069万亿美元,主要有NYSE(258%)、TSE(71%)、Euronext(7%)、NASDAQ(66%)、LSE(63%)、SSE(61%)融资2007年共融资8 834亿美元,主要有NYSE(155%)、BME(136%)、SSE(10%)、LSE(93%)、HKE(79%)IPO2007年共融资3 709亿美元,主要有NYSE(163%)、SSE(157%)、LSE(134%)、HKE(101%)、SPSE(77%)成交量2007年成交金额10042万亿美元,主要有NYSE(291%)、NASDAQ(152%)、LSE(103%)、TSE(65%)、Euronext(56%)黄金地区伦敦、纽约、苏黎世、东京、悉尼、香港主要交易所NYMEX、CBOT、TOCOM期货商品期货CBOT、NYMEX、LME外汇期货CME股指期货CME、Eurex、NSE、Euronext短期利率期货CME、Eurex长期利率期货Eurex、CBOT注:由于是双边统计,所以合计为200%。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造成巨大冲击

2007年第三季度爆发的次贷危机结束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2008年9月,随着经营158年的雷曼兄弟的倒闭,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

全球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2007年第三季度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首当其冲,金融市场动荡收窄了融资空间,国际金融风险的攀升减弱了世界经济的活跃度,国际贸易和金融创新活动受到压抑。特别是2008年9月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信贷紧缩失控、全球金融恐慌蔓延、投行业务急剧收缩、市场预期全面下调、各国财政赤字大幅上升等因素,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自2007年底的39%下降到2008年的17%,2009年下降到-2%。其中发达国家总体下降到-33%,美国经济下降到-25%,欧元区经济收缩39%,日本经济收缩5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从2007年的81%下降到2008年的56%,2009年进一步下降到12%。

国际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自2008年年初以来,全球100多家最大型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资本减记和信贷损失总额达到了5 000多亿美元,并为此筹募了3 800多亿美元的资金。在各大金融机构中,美国金融机构损失巨大,如2008年花旗集团的资本减记和信贷损失总额最高,为551亿美元,筹募资金491亿美元;美国银行分别为212亿美元和207亿美元;摩根大通分别为143亿美元和97亿美元。此外,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如汇丰控股资本减记和信贷损失总额为274亿美元,筹募资金51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分别为145亿美元和238亿美元;德意志银行分别为106亿美元和62亿美元;瑞士信贷分别为105亿美元和30亿美元。到2008年底,全球金融机构因金融危机减记金额累计达到9 784亿美元,其中美国为6 685亿美元,欧洲为2 798亿美元,亚洲为301亿美元。2008年美欧六大银行的资本减记、信贷损失和募集资金比较,见表23。

表232008年美欧六大银行的资本减记、信贷损失和募集资金比较

(单位:亿美元)

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汇丰控股苏格兰皇

家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资本减记和

信贷损失551212274145106105募集资金491207512386230

据IMF估算,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体系的资产减记规模达到28万亿美元,有毒资产引发的亏损还将进一步削弱银行的资本实力。如果将“去杠杆化”的目标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则美欧银行的资本金总缺口高达17万亿美元。另外,自2007年8月9日危机爆发后,不到一年的时间,20家顶级全球性银行的市场价值从27万亿美元缩水到15万亿美元。为了挽救全球金融大厦于即倒,除了资产和负债担保以外,相关国家政府向20家顶级全球性银行注入了2 000亿美元资本,其注资情况见表24。

表24美欧政府向银行注资情况

欧洲的银行国家10亿欧元美国的银行10亿美元RBS英国234花旗521LIoyds英国190美国银行490Commerzbank德国182摩根大通250ING荷兰100富国银行250Bayernlb德国100高盛公司100Dexia比利时56摩根士坦利100KBC比利时55PNB76BNP法国51美国银行公司66LBBW德国50SunTrust49UBS瑞士39第一资本公司36合计10571938资料来源:彭博、美国财政部、德意志银行网站。

金融机构破产、国有化和并购案件此起彼伏。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或被并购。以美国为例,这次金融危机吞噬了美国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公司倒闭,贝尔斯登破产被美国银行收购,美林集团被美国银行收购,摩根大通和高盛公司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并正在进一步申请成为金融控股公司。从次贷危机爆发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80家FDIC承保的银行陷入困境倒闭,其中包括美国第四大商业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随着银行倒闭数量走过历史低点后,仍会有更多的美国银行难逃“厄运”,国家托管或国有化趋势明显。针对金融危机冲击下资本主义金融体制面临的解体风险,美国、英国、瑞士、德国等先后动用公共资金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甚至注资、国有化或直接接管本国金融机构,以国家信用和国家财政实力来稳定市场情绪,遏制金融业骨牌效应的进一步蔓延,国家资本主义在危机中宣布诞生。在这些金融机构的名单中既有一般的金融机构,也有花旗集团、美国国际集团等赫赫有名的国际金融机构。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对银行进行了100%的担保。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范围内银行业的并购重组,以残酷的现实诠释着当今银行业“弱肉强食”的法则,国际银行业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大重组的状态。美国银行业正处在“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激烈变革之中,经历着原本可能需数十年才能完成的行业整合。在欧洲,2008年欧洲银行业的并购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 500亿欧元。英国、德国、瑞士、法国和荷兰银行业受损较为严重,而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银行则趁机收购破产银行,迅速得到扩张。

国际金融市场市值一度大量蒸发。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整个金融系统处于反复和动荡不安之中。道琼斯指数和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一度从2008年的最高点下跌40%以上,日经指数和恒生指数下跌50%,上证指数下跌70%,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特别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由于投资者对各国政府推出的金融救助计划、主要央行的协同降息和各国领导人声称危机将缓和的保证失去信心,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如海啸一般,威力之大,波及面之广,杀伤力之强,实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来之最,仅仅在2008年9月中旬之后的8个星期里,全球超过10万亿美元的财富被摧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从次贷危机爆发到2009年年初,金融市场财富损失累积达到30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6倍多,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金融浩劫。

金融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受到诸多诟病。金融综合经营是近10年来全球金融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但由于金融市场之间的不断融合和金融技术的迅速推进,各类金融业务之间的关联程度显著增强,各类风险相互交叉转移,从而使涉足市场多个行业的大型金融集团在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上出现了质的变化。在21世纪第一场金融海啸中,花旗、汇丰、瑞士银行等大型国际先进金融控股集团也难以独善其身,金融集团混业经营备受质疑,主张分业经营的呼声再起。在金融危机爆发前,随着市场主体交易能力的增强和银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长期利率因为宽松货币政策而被压低,银行传统业务的收益率不断下降,为了应对ROE和ROA下降的压力,银行不得不努力开拓新的赢利渠道,越来越多地涉足杠杆率高的衍生金融业务。由于金融衍生工具过度复杂,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纵向增加,并通过金融市场的资产顺周期效应不断放大。金融危机凸显了高杠杆率、缺乏透明度以及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所蕴涵的巨大风险。在监管手段不能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条件下,创新将受到抑制。随着监管的加强和金融机构的战略调整,国际银行业正在逐渐减少金融技术的过度滥用。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见表25),具体可分为:降息;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严禁买空卖空;注资、国有化或接管金融机构;担保金融机构债务;直接向实体公司提供融资;帮助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向中小公司提供融资或贷款担保;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新兴经济体和受危机影响严重的中小型经济。

表25全球救市大事记

时间事件2008年9月7~16日美国政府先后接管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国际集团等重要金融机构2008年10月1日和3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总额达7 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授权政府购买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以缓解信贷紧缩局面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以及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国的央行联合大幅减息05个百分点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首次峰会上通过行动计划,同意各成员国为银行再融资提供担保并入股银行;德、法等国此后纷纷出台各自的救市措施2008年10月19日韩国公布约1 3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包括为国内银行外债提供担保、向银行和出口商提供资金等2008年10月30日日本公布约2 73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发放现金补助、为中小公司提供信贷担保、减税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用缴纳标准等2008年11月9日中国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投资约4万亿元人民币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就国际社会加强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达成一致,呼吁改革世界金融体系,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投入8 000亿美元,用于解冻消费信贷市场、住房抵押信贷以及小公司信贷市场;美国财政部也从7 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中拨出200亿美元,支持美联储的上述行动2008年12月12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就一项总额约2 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达成一致,其中1 700亿欧元是各国“自救”计划的总和,而余下300亿欧元来自欧盟预算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调到0~025%之间2008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政府将提供总计达174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以救援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业2009年1月12日德国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政府将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内投入总额最高为500亿欧元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税2009年2月13日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总额为7 8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3月20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资金规模,并决定为此提供750亿欧元;欧盟领导人还决定,将把对中东欧成员国提供的紧急财政支持的危机基金规模扩大一倍,增至500亿欧元(续)时间事件2009年3月22日美国宣布将利用政府和私人部门资金,购买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最高购买额可能达1万亿美元2009年4月2日欧盟委员会在利率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再融资利率下调到125%,存款利率下调到025%

第一,失业率大幅上升,总需求仍在下降,“去库存化”和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压力依然存在。当前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就业复苏”。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10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指出,2009年全球失业率比2007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达到66%;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134%,与2007年相比上升了16个百分点,这是自1991年以来升幅最大的一次。美国和欧元区都在10%以上,加利福尼亚州达到15%。OECD研究显示,失业率上升1%在未来10年就会使政府债务增长GDP的3%。失业率攀升反映了当前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还难以刺激就业,也将制约消费者信心,成为阻碍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居民消费在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幅下降。2005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可支配个人收入的95%,到2009年第二季度下降到92%。美国消费增长的趋势不仅对美国经济恢复,而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账户的不平衡将产生巨大影响。如果美国私人部门需求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就意味着美国贸易赤字和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减少。除此之外,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8%,远低于潜在生产能力,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产能利用率也仅达到50%,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仍然困扰着各国经济。

第二,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保护主义抬头成为经济复苏的一大隐患。随着经济的企稳复苏,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贸易开始显著回升,主要贸易大国进出口显著改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以实际价值计算和以美元现值计算,2009年世界贸易额萎缩至少12%,2010年将实现正增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阻的情况下,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复苏,甚至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的补贴等手段来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致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2009年三季度以来,以轮胎特保案为标志,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呈越演越烈之势,平均每3天就有一个成员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根据国际贸易预警组织(Global Trade Alert)的调查结果,世界各国已经制定130项贸易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包括政府提供援助资金、提高关税、限制移民和提供出口补贴。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发起调查案件数和涉案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在全球经济初露复苏迹象的时刻,贸易保护主义只会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环境,使各国之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危害全球经济复苏。

第三,各大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增加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2009年各国通过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对遏制经济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的上升,2010年各国很可能加大“退出政策”力度。澳大利亚、以色列、挪威、新西兰等国已率先步入加息周期,美联储决定从2010年2月19日开始将贴现率从05%上调至075%。2010年,主要经济体可能正式步入刺激计划退出的进程。发达国家经济政策退出对于防范通货膨胀、遏制资产泡沫是必要的,但如果发达国家在企业部门和银行改善资产负债表之前过早退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计划,这些国家可能再度陷入衰退,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1937年美国和1997年日本分别在刚刚走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后就实施了加税和紧缩货币政策,最终导致经济二次探底是国际社会必须吸取的教训。

第四,有关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复苏进程。截至2010年2月,各国负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预计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00%,2011年全球债务将超40万亿美元。希腊、意大利2010年政府负债占GDP的比例已达到120%,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英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2%。2009年,美国赤字超过14万亿美元,大约是GDP的11%,这是近60年来最高的数字,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6万亿美元。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见表26。

表26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

(单位:%)

主要经济体200720102011奥地利627882德国658285希腊104123130法国709299爱尔兰288193意大利112127130日本167197204(续)主要经济体200720102011荷兰527782葡萄牙719197西班牙426874英国478394美国6292100中国202223印度818686其他亚洲国家平均313738中欧平均232829拉丁美洲平均413735注:区域平均是以2005年GDP和PPP汇率为基础进行的加权平均。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和OECD《经济展望》,中信银行规划发展部。

IMF预计2014年G20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将达118%。其中日本的债务最高,政府债务余额对GDP的比率将从2007年的188%上升到2014年的246%。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建立了一个“全球政府债务钟”,警告严重政府赤字将形成另一场危机。其预计2011年全球政府债务将突破45万亿美元;2014年美欧等发达国家债务总额在其GDP中所占比例将高达114%,国民人均负债将超过5万美元。从欧洲到美国,财政赤字的加剧预示着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一旦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将大幅震荡,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

第五,通货膨胀预期在不断增加。反思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虚拟经济增长大大超过实体经济需要,泡沫经济自我循环膨胀,最终泡沫破灭,引发全球金融的剧烈动荡。

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治理过程来看,各国政府采取了空前一致的行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美国、英国和日本近零利率贬抑美元并推高资产价值,金价领涨商品价格至纪录高点,低借贷成本正在推高房地产和股市价格。目前亚洲正引领全球经济前行,伴随着这种令人欣慰的经济增长,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宽松的货币、波动的大宗商品市场以及农业歉收交织在一起,对于贫穷国家的食品价格而言,2010年又是一个危险的年份。全球GDP预测,见表27。

表27全球GDP预测

20102011世界2732高收入1923发展中5258东亚与太平洋7882欧洲与中亚2736拉丁美洲与加勒比3136中东与北非3645南亚6974撒哈拉以南非洲3949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第六,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将加速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各国间产业的互动与调整,并通过国际分工影响着我国的产业发展与竞争格局。后金融危机时代,传统产业将在竞争中进一步升级,高科技产业、知识型产业、创新型产业、低碳经济、绿色产业在竞争中快速崛起,产业链条短、能耗过高的传统产业在竞争中将逐渐被淘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将对国内金融业结构调整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使企业跨国投资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后金融危机时代,跨国投资、国外企业和商品的大量涌入将使国内企业面临巨大冲击。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经受着优胜劣汰的考验,素质会普遍提高,国际化营销能力也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金融业的战略性重组,它的一举一动均影响着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研究国际金融业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加快改革的步伐,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才有可能以时间换空间,在不远的将来跨入竞争的前列。

1. 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趋势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发达国家金融业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发达国家的金融业普遍采取了先进的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体制和技术,同时借助先进的金融工程与信息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发客户,在综合竞争力上始终走在国际银行业前列。这次金融危机虽然使国际金融业受到较大冲击,但国际金融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仍然是中国金融业未来学习发展的榜样。

总体上看,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方面呈现如下趋势:

综合化与全能化。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已普遍实行综合经营,而通过收购兼并、战略性合作或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则是其开展综合经营的主要途径。虽然发源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美一些大型金融控股集团造成了重大冲击,但是综合化、全能化经营的金融机构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雷曼、贝尔斯登、美国国际集团等大型专业化金融机构相比,金融控股集团总体上显示出巨大的抗风险能力。

业务结构多元化。为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并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大多数发达国家金融机构都在着力调整业务结构,在大型公司业务、中小企业业务、个人业务之间以及本土业务和海外业务之间基本形成了相对平衡的业务结构,摆脱了过去过于依靠大公司业务和本土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例如,花旗集团2007年在次贷危机中,本土业务遭受了34亿美元的亏损,而同年海外市场实现了70亿美元的赢利,弥补了本土市场的亏损。从赢利模式上看,各金融机构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信贷利差的格局,非利息收入普遍超过了30%,有的达到60%以上。

组织集中化和扁平化。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在具体组织上尽管千差万别,但基本上都实行了业务线的垂直管理与事业部制,并普遍采用“总行—(区域管理中心)—分行”的二级管理模式。管理职能向总部和区域化中心集中,总部主要承担决策、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职能;区域管理中心履行部分管理与协调的职能;分支机构主要承担营销、客户关系维护等职能。为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不少综合银行还设立了专业化或特色化的分支机构。

风险管理科学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建立以内部评级法为核心的独立、垂直、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拥有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发达国家银行已全面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部分发达国家银行集团已提前实施内部评级高级法。

经营管理信息化。发达国家金融控股集团借助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业务处理自动化和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还在集团层次建立了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方面通过对集团全部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预测,为集团整体和子公司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数据仓库加工客户信息,有效地支持了整个集团、子公司的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

2.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业发展趋势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改革与创新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差距。许多优秀的金融机构在赢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等方面已接近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水平。新兴市场国家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方面呈现以下趋势:

发展模式的综合化。围绕向客户提供综合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普遍通过设立非银行金融业务部门或子公司、收购兼并等形式逐步实行综合化经营。普遍向客户提供涵盖租赁、共同基金、证券、人寿与非人寿保险、信用卡以及私人高端客户的投资服务等金融产品。

赢利模式的多元化。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积极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投行业务、中小企业业务等新领域,通过收购兼并、资源倾斜等方式实现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谋求赢利来源的多元化。一些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利润占比已达到25%左右,部分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利润占零售银行业务利润已经达到20%以上。

管理架构的集中化。为适应业务战略调整的需要,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也在纷纷借鉴国际先进金融控股集团的组织管理经验,根据国情、行情,实行事业部或准事业部的管理架构,强调以业务线为主的垂直管理。如印度ICICI银行在总行设有事业部制的批发银行部、公司银行部、中小企业部,实行业务线的集中化管理和独立核算。

风险管理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接轨。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银行正在按照新协议的要求,在数据仓库、评级系统、量化模型开发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准备,预计在2010~2011年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