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回去打背包,到炊事班报到。”并对站在一旁的炊事班长说:“让他到炊事班喂猪去。”临走,他终于露出笑容:“张建华同志,弟兄们能不能吃上猪肉,可就看你的了。”
本来是当班长,没想到却去了炊事班,而且还是喂猪。所以,我很是失落,好长时间不愿给家里和同学们写信,觉得很没面子。由于当时年龄小,不用训练了,除了一心一意喂猪,剩下的时间可以读读书。连队的猪长膘很快,我也读了许多书。年底,全连都认为我干得不错,我受到了嘉奖,并被抽到连部正式就任文书职务——成为班长。中国有句古话叫:“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做学问、写文章,要耐得住寂寞,肯下苦工夫,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那些坐不住冷板凳、不耐贫寒、浅尝辄止的人,是很难做出学问的。
在企业中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在2005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后,有人问他为什么柳传志能把联想的大旗交给他。杨元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感慨颇深地说:“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联想许多人想离开联想独自创业。他们当时每年赚二十来万块钱。今天,当联想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时候,他们依然只赚二十几万元。这些人很多都很后悔。”
我有个朋友,2002年就任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2005年又升任该公司全球副总裁。这不仅代表着事业上的成功,而且也表示着他有着令人羡慕的收入。他早就成为职场中年轻人羡慕的对象。
我曾问他,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高位?他的回答很简单:熬出来的。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些跨国公司陆续进入中国,最早的外企员工也诞生了。但几乎所有的“外企员工”进入外企时的职位都是一线普通员工。他们的第一个上级大多是欧美、日本人。1993~1994年,外企在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跨国公司的高管主要是来自港台的华人。2000年后,这些外企中国区的高层主管,已经有相当比例是来自在这家企业工作多年的第一代中国“外企员工”。
为什么他们能够从一棵小树苗成长为一棵大树,这是偶然的,还是有其他诸如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我陆续接触到不少这些足以使年轻人羡慕的职场成功人士。研究发现,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坚持和坚守。
从进入公司开始,十几、几十年,无论市场如何变换,无论领导如何更迭,无论外面有什么诱惑,他们始终坚守。这实际上也是对组织中“契约”的一种认识。组织、企业和员工签订的合约,看似只是表面的文字,涉及待遇、福利、双方责任等,但其实这里面还涉及一个员工的“心理契约”。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久而久之是培养出来的一种企业忠诚度。任何组织中的骨干,如果面对市场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急功近利的行为,组织和社会就很难给这种人成功和成长的机会。
马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知道什我不知道什么叫成功,我只知道——只要你放弃了,你就失败了。么叫成功,我只知道——只要你放弃了,你就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