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洁公司,经理及经理的绩效与发展下属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他们认为发展下属的潜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而且也是每个经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发展下属的潜能上,宝洁要求经理人员应该将每个员工都当做领导者,经理还应该为员工积极扮演领导者角色提供一个良好的部门氛围,并让员工积极参与到部门规划与决策中来,这也是宝洁公司发展基层员工潜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前任宝洁公司总裁认为:“别让员工感到被过度管理,应该将责任与决策下放到组织基层。”
作为跨国巨头的宝洁公司,如此重视对基层员工潜力的开发,显然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此,对于所有的经理人员来说,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即不要总是让员工感到处于一种被管理的状态,而是应该适当地将他们摆到决策者的位置,并为部门的规划和决策尽一分力。
要求自己各方面都要比下属强
不少刚当上经理的人,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既然自己是领导了,那就应该在每一个方面都要比下属强。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很优秀。因此,作为经理人员,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放平心态,如果过于苛求自己所有方面都要好于下属的话,那就是在钻牛角尖了。
现实中很多经理通常都会有上述心态,为了让经理人员更好地避免这种观点,先来看一则幽默故事:一位老人,儿女常年不在家,老伴也已先他而去,所以他时常会感到非常寂寞。有一天,他看到邻居家养了几只鹦鹉,能够很好地排解心中的孤寂之情,于是也想去买一只。
不久后的一天,老人来到了鸟市,看到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鹦鹉在出售。
他首先来到一只鹦鹉面前,只见它前面有个标牌上面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500元。
接着,他又来到另一只鹦鹉面前,这只鹦鹉前面的标牌上标着: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1000元。
老人这下犯愁了,因为他感觉两只鹦鹉都不错,吐字都很清晰,也都很灵巧可爱,买哪一只更好呢?老人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又开始在鸟市上溜达,准备看看还有没有更合适的。
不久后,他又发现了一只老得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显得狼狈不堪。老人心里暗忖道:“这样的鹦鹉,几乎一无是处,又有谁会去买呢?”但是当他凑近一看标价,却吓了一大跳,原来这只不被他看好的鹦鹉居然标价2000元。
老人感觉非常好奇,就急忙询问卖主:“莫非这只鹦鹉是会说八门语言不成?” 卖主摇摇头说:“不,它就会一种语言”。
听他这样一说,老人更好奇了,又问:“那……为什么这样一只又老又丑,又没有什么技能的鹦鹉,却值这么多钱呢?”
卖主回答道:“因为另外两只鹦鹉都叫这只鹦鹉为老板。”看了这则幽默故事,我们相视一笑之余,又能从中领悟出什么道理呢?其实,其中折射出的道理是简单而直白的,那就是作为一名成功的经理,其衡量标准并不是自己的能力要有多强,关键是要懂得如何去管理、去协调、去用权,要懂得去信任并借助下属的力量来达成团队目标,进而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就像上述案例中的老鹦鹉一样,它不必羽毛比其他鹦鹉光鲜,它也不必比其他鹦鹉掌握更丰富的语言技能,它只需把握好一点就万事大吉了,那就是“别的鹦鹉都叫它老板。”
因此说,衡量一个经理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不是业务能力,而是统筹安排和协调指挥的能力。如果你能正确领导,当断即断,就能赢得下属由衷的服从,并轻而易举地管好他们。
称职的经理无须每个方面都比下属强,那么对于新晋经理来说,如何才能把握住管好下属员工的关键点呢?
1 管理的根本在于管“心”
登上经理之位的人应该明白,管理的真正意义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崇尚自由与创新的时代,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并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做到这些,需要经理首先去征服下属的“心”。汉末纷争,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招兵买马,一心想恢复汉室的刘备,得知在南阳卧龙有一天下奇士——诸葛亮。
于是,刘备开始了“一顾茅庐”,然而却被诸葛亮家中的小童子告知“先生今天早上出门了”。在等了很久后,无功而返。
过了几天,刘备派人打听,得知卧龙先生已回,便“二顾茅庐”。这次他更是顶风冒雪去请诸葛亮,不料他又不在。无奈之下,刘备只好留下书信以表自己的敬仰之情。
又过了一段时间,求贤若渴的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三顾茅庐”。终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这就是尽人皆知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说刘备作为一个经理是极其称职的,因为他懂得如何去笼络下属的心。
而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重情的社会中,经理懂得去笼络下属的心,可以说具有更现实的意义。那么,作为经理如何才能打动人心呢?
首先,对下属的情感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经理,如果能够从内心深处去尊重每一个下属,那么就能够拥有一种谦逊而广博的胸怀,这样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和蔼地对待下属。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会赢得下属的真心及以诚相报。
其次,要懂得尊重人,将心比心。美国著名的IBM公司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IBM公司最重要的是尊重员工。对于经理,要接纳自己的部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称赞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