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管理原则:泰勒和福特(1)

初创时的领导者面临许多挑战:他需要为幼小的组织描绘一个激动人心的未来,需要在夹缝中找到一点点竞争优势,需要执行具体的管理任务。而在人员管理方面,此时的领导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组建队伍:小公司很难招聘到优秀人才;家庭成员与外聘人员之间的团结等。刚刚上路的领导者需要把理想埋在心里,踏踏实实地带好团队,这是未来的基础。

一管理原则:泰勒和福特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是西方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在那段时间,由于新发明、新技术大量应用于生产活动中,企业规模迅速膨胀。于是,产生于小作坊的单纯凭经验管理的方法显然无法驾驭大规模的企业,也无法保障企业的效率。

如何管理好一个企业、如何保证它的效率就成为很多管理实践者思考的核心问题。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根据自己在工厂的经验和潜心研究,在1911年发表了被后人称为里程碑式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它对西方管理实践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时隔近百年,但今天重温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基本原则依然很有价值,尤其是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国企业。

管理原则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单凭经验的办法这看上去好像有些简单,但这的的确确是组织内最基础的工作。应该说,泰勒描述第一条基本原则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所谓的“工作分析”,也就是分析工作活动的具体内容。人们聚合在一个组织内,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我应该干什么”。很遗憾的是,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却经常是最不清楚的。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最简单的也最直接的原因是,“谁应该干什么工作”经常会随着工作本身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组织内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组织在应对变化时,会不自觉地、常常非正式地调整人们的工作职责,而成文的规章和结构常常落后于组织已经开始的应对。尤其是当组织面对一个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时,确定人们的工作内容就尤为重要。

进一步,如果组织内部希望合作和和谐,组织成员就必须彼此了解工作内容。但是,经常的,人们并不了解他人的工作。笔者在一次培训班上做过一个实验:请一位经理写出他的职责,然后请另外一些相关人写出他的职责,这两份描述竟然有很大的差别。“我还以为他要干这个呢!”,带着这样的感叹,人们之间怎么能合作?

管理原则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能够成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工人自己挑选工作,自己想办法训练自己很显然,只有当第一条原则得到贯彻后,组织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队伍的建设。组织规模小的时候比较简单,最高管理者大致能够明白他需要怎样的人员配置。但是组织规模扩张后,人员建设就需要科学化。工作分析明确了胜任工作的标准,这是招聘的前提,也为招聘提供了标准。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