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网络的模块化
价值网络通过不断的创新优化价值交换活动过程,整个价值创造过程由众多的价值单元组成,每一个价值单元可以理解为一个价值模块。不同的价值模块各司其职,有的是根据产品的模块进行组建,有的是根据服务流程进行组建,也有的是根据能力要素构建。在一个价值网络中,模块化的实现形式可能是丰富多样的,如一个企业极可能是某个价值网络的主导企业,也可能是另一个价值网络的协作企业;某一个独立价值模块可能不是由单个企业组成,而是由多个企业的相关部分重组而成。价值网络模块化的出现揭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意义在于协调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效率、多样性和创新正是在此基础上趋于融合,并使我们开始进入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模块时代。
1价值网络的模块结构
模块化是一个来源于计算机系统设计的技术概念,本来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上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达到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其中的模块指的是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半自律子系统,它可以通过标准的界面结构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随着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不断运用和发展,模块化的理念也逐渐从工程学领域进入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而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革命性力量。模块化思想自诞生起就备受瞩目,而经过在工程学领域和企业产品生产的实践检验后,更是体现了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在新产品研发方面,通过将系统模块化,大量利用已有的经过试验、生产和市场验证的模块,可以降低设计风险,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设计质量;在生产组织方面,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模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时间,还能大大降低企业成本,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工业中的车型平台,许多外型各异的车型品牌却是在同一个平台上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而形成的。而企业组织模块化后有利于企业研发团队的分工、规范不同团队间的信息接口、提高沟通质量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模块化思想与时俱进,从企业内部管理蔓延到了价值网络上。
价值网络的模块化与网络中的专业化分工有密切关系,但不能就此理解为所有的专业化分工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模块化的价值网络,价值网络的模块化形成是基于网络中的价值创造逻辑的,并非是按照产品部件化来组织的模块化。当然,不同价值网络的模块化形成有不同的特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亨利·切斯布鲁(Henry Chesbrough,2003)通过对许多发达国家半导体产业组织的研究,认为产业组织演进的路径是技术模块化到市场模块化再到组织模块化。也就是说,企业的模块化是从技术模块化开始的,以计算机行业为例,系统设计的模块化促使该产业由最初高度集中的状态演变为现在高度分散式的结构,当技术演进逐渐深入的时候,对技术的协调主要是在市场作用下进行的,这恰恰促进了市场的模块化。随着市场的模块化,企业组织也出现了模块化倾向,产生了模块化组织(Sanchez & Mahoney,1996)。模块化组织是各个高度自律性的分部,相当于一个个“内部市场”,在不违反界面联系规则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创新,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完全依附于总部的科层单位(李海舰等,2004)。产品(业务)的模块化直接导致了企业能力要素和价值的模块化(罗珉,2005),价值模块的研发、重用和整合推动了传统价值链的分解和重建(朱瑞博,2004)。不同企业的价值模块或价值链按照一定的界面标准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企业价值网络。企业价值网络是一种以顾客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优越的顾客价值是价值网络模型中价值创造的终极目标,核心能力是企业价值网络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关键环节,是合作关系建立的基础。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能够产生特殊的竞争优势,提高网络内部成员企业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