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内人才的增多,工作中增加了更多的智力成分,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团队更强调团队中每个人的创造性发挥,以及团队整体的协同工作,若不能做到这一点,一群人才也就成了“乌合之众”。有人才不一定就能促使企业成功。
然而,没有人才的企业会是怎么样的呢?
没有人才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我在为浙江的一家企业做咨询的时候发现,老板很辛苦,脸上毫无光泽,不客气地说像是刚从地窖里出来似的,因为是多年的好朋友,我就直接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他感叹道:不仅是不舒服,简直是身心疲惫啊。我忙问他怎么回事,原来是工作压力太大,白天想的事情太多,晚上经常失眠。他让我帮帮忙,让他再不要那么累。
做企业还搭上了健康,着实让人于心不忍,我就到他的企业去考察。先去了行政部,了解一下他们平时都是怎么工作的。我发现,仅仅行政部就有将近20号人,其中秘书就有7个。这么多的人做工作,应该是每个人都太轻松了,但实际看到的却是每个人都非常忙,经常加班加点,拥有这么多人做事情的老板更加忙,没日没夜地累,真是件怪事!
我就问他们平时工作的流程是怎样的,我发现,之所以人员瞎忙、人浮于事,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彼此间会制造出更多的工作来。
比如,王二总秘书吩咐要起草一个文件,赵五秘书认为是朱六秘书管辖范围内的事,于是朱六秘书就起草一个初稿。初稿送到主管秘书张三那儿,张三大加修改后送另一个秘书主管李四先生那里会签。李四本想把文稿交给钟七秘书去办,不巧钟七秘书请假不在,文稿转到古八秘书手里。古八秘书写上自己的意见,经李四同意送还给张三。张三采纳了修改意见,然后把修改稿送呈王二审阅。
王二怎么办呢?
本来他可以不加审查,签发了事,可是他的脑袋里装了许多其他的事情:他盘算到行政部还有一个职位空缺,明年自己该再努一努力,坐上那个位置;钟七与古八两个人明争暗斗,真让人头疼,得采取点措施了;赵五要求加薪;朱六有意向跳槽。因此,当张三把修改的文件送过来的时候,他有些为公司内的这些事感到心烦意乱,没心情看文件,于是又压了几天。过了几天,王二认真地读了稿子,删去一些啰唆话,改了改错字,稿子又恢复到了朱六起草时候的样子。
这份定稿,原本朱六一个人也能搞定,但费尽周折,经过了那么多关卡,最后才确定下来。从这个案例看出,人多了,办同样的事情花费的时间反而比过去更多了,谁也没闲着,只为了达到原本一个人就可以达到的结果。
我问老板,为什么小小一个行政部要安排那么多人呢?光秘书就有7个!老板说,不安排不行啊,那个王二“秘书头头儿”在企业干了很多年,他老是说工作太多,做不过来,没法只好给他增加了两个人——张三和李四,过了不久,增加的那两个秘书也喊,就也给他们各增加两个人——赵五、朱六、钟七和古八。不知道为什么,增加了这么多人手,工作还是做不过来。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了:工作太多,有没有经过考证?究竟是真的多,还是做的人没能力胜任?我看是做的人没能力胜任!当企业充满了庸才,这个企业不倒闭才怪——我接手这家企业的时候,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企业濒临倒闭。如果要问我该怎么解决,那就是严把招聘关,保证招聘公平、公开、公正、科学,企业的用人权不能直接掌握在用人的直接负责人手里。
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官本位”有些类似。在某些企业里, 100多元的差旅费要盖上5~6个章才能完成报销,人们争相“履行自己的职责”,似乎只有盖了这个章,这个“官”才没白当。企业所拥有的,不是一批人才,而是一批庸才。
三流上司,四流的下属,共同造就了没有指望的企业。一群平庸的人聚集在一起,使得高层的人忙碌无望、中层的人勾心斗角、低层的人灰心丧气,企业就像一个被虫蛀了的苹果,外表光鲜,而内里已经腐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