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让“中国制造”走得更高更远(1)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让“中国制造”走得更高更远

从德国制造的成功运营中,我们看到了我们与德国制造的差距与不足。但是我们也有我们中国制造的优势。中国制造必须提炼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度过寒冬,走得更高更远。

对于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核心的两个方面是技术和品牌。这两个难以平衡的双翼,让我国制造业难以辨清方向。然而,韩国现代开始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却演绎了一个从品牌转化成实力的神话故事。我们中国的联想虽然拥有IBM的核心技术,但在走品牌之路的同时,利润只有1%~3%,再加上IBM的PC业务,其经营更是举步维艰。寒冬时期,中国制造业面临重大危机。

一、关于构建核心竞争力,IMSC认为首先要符合如下几个标准

1 核心竞争力要呈现价值

创造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在企业给用户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核心竞争力应当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其次,核心竞争力务必实现企业对顾客所特别注重的价值。

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也是该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原因,因此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特质性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贡献。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对企业、顾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具有特殊的贡献。

2 核心竞争力要具备资产特征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投资,是不可还原性投资,因此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做是企业的一种专门资产,具有“资产专用性”的特征。核心竞争力的专用性还体现在积累的自然属性,因为核心竞争力具有历史依存性,是企业积累性学习的结果,也即企业的“管理遗产”,它使仿制者处于时间劣势,即使仿制者知道核心竞争力,也由于资源的积累需要一段时间而无法参与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专用性特征对外面的潜在进入者构成一种进入壁垒,以保护垄断利润的获得,同时又对企业本身构成了一种退出壁垒,这种退出壁垒对企业产生一种推动作用,激励企业员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 核心竞争力要有知识属性

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具有信息特征的显性知识很容易被仿制,而具有方法论特征的知识则相对来说较难仿制。如果核心竞争力必须是异质的,必须是完全不能仿制和替代的,那么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以隐形知识为基础的。正因为隐性知识不公开、内容模糊、无法传授、使用中难以觉察、复杂而又自成体系的缘故,核心竞争力才具有“普遍模糊”的特点。因此核心竞争力可以被认为是关于如何协调企业各种资源用途的知识形式。

如果核心竞争力符合上述特点,因此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就变得非常具有竞争优势。而我们的任务是从企业的成长历程出发,寻找提炼核心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培育、巩固、应用和转换核心竞争力,以取得竞争优势。

二、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升级

低成本、低价格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现实竞争优势所在,但这不应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一劳永逸的“撒手锏”,更不能成为中国产业的长期贸易利益所在。而要使“中国制造”担负起打造民族工业和民族品牌的重任,在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则应不断升级,做好以下几点可以使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得更远:

(1)中国制造业要在转型期取得突破,实现从“中国制造”跨越到“中国创造”。市场需求、大规模制造能力,以及形成能组合全球科技资源的开放性研究体系。要强调一点,自主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相反,我们要形成跨越国界、全球性的开放系统,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都由自己生产,哪些可完全引进,哪些需合作开发,哪些要独立研发,企业要根据市场前景、自身能力及收益进行比较,以形成技术集成能力。此外,要调整企业的组成结构,促进专业化分工,形成产业集群。

(2)立足买方市场,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市场。当今社会,客户的需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快速;二是解决方案;三是多种产品选择;四是授权。这些要求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不容易做到的,但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则需要努力做到才可与国际产品品牌抗衡,而以客户为市场需求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制造”成功的基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