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

第二节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只是一字之差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只是一字之差?

差距一:性格决定成败——一切源于德国人的性格。借鉴:“工作是工作,酒是酒”让德国制造成了“经久不衰”的代名词。这源于其对标准的狂热追求。德国大概是世界上标准最多的国家,著名的国际ISO标准就是参考有近百年历史的德国工业体系标准设立的。光滑度、瑕疵点、环保要求等形形色色的标准无不表现出特有的德式严谨,伴随标准而来的各种精密测量仪器,如扳手,更是德国造车工人必备的工具。一个剖析德国人性格的经典案例

一个日本人、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在展览会上见到一种罕见的鱼,日本人问:“请问,这种鱼可以在日本繁殖吗,繁殖它需要什么条件,成本高吗?”德国人问:“这种鱼在动物学上属于哪一类,它的学名和俗名分别是什么?”中国人问:“这种鱼好吃吗,是清蒸好吃呢,还是红烧更好吃?”

这个小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几个民族的性格特点,日本人的问题活生生地展现了其敏锐的经济眼光,而德国人感兴趣的是事物的本质,中国人的问题显然更务实。差距二:“零缺陷”的完美距离。中国制造借鉴点:需建立一套有特点的质量改进体系,注重预防、过程控制,通过改进和优化工艺,减少产生缺陷的可能性。“德国制造”最推崇质量持续改进(QC),他们建立了一套很有特点的质量改进体系,注重预防、过程控制,通过改进和优化工艺,减少产生缺陷的可能性。

持续改进涉及全体员工、所有产品、过程、流程和服务。在改进中,大众公司注重与配套厂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使配套厂商也积极地参与到改进工作中来。

德国“大众”与“奔驰”的“零缺陷”

“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是上海大众追求全过程零缺陷的质量原则。”上海大众公司技术专家葛然说,“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极其小心地避免不犯错,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 “产品奥地特”(以顾客立场检验质量的控制系统)是上海大众的另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指标。葛然说,经过专业培训的审核员,依照德国大众的标准和要求,以一名挑剔顾客的眼光对上海大众生产的产品进行评价,对每个被发现的缺陷根据严重程度用数值来衡量。每年,上海大众都会制订各个车型和发动机的“奥地特”目标,并根据目标建立相应的改进计划。

奔驰汽车实现“零缺陷”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尽可能详细地完善每个环节和部件的标准。以电子系统为例,“一辆装备齐全的奔驰汽车可能就有五六十个控制单元,这些单元在交互协同工作的状态下则大概会产生2000个电子接触点。”奔驰公司柯德斯说。

奔驰公司电气电子系统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斯逖芬·沃夫斯说,“传统认为软件不可能没有错的观念是错的。如果把所有基本电子器件的标准综合起来考核,涉及的所有部件都将会有保障,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通信工具或其他界面。”

从这个思路出发,可以为奔驰汽车制订出多种标准化的解决方案。“现在,这样的主动标准化工作从项目一开始就着手进行。不仅能够提高可靠性,而且足够明确的要求也让供应商能够大规模生产配件,降低成本。”斯逖芬·沃夫斯说。

差距三:煮一枚鸡蛋也要用量具精确衡量水的重量。中国制造借鉴点:制订清晰的目标。尽量事前花时间反复验证新产品的品质和设计科学,而不是在行动之后,焦头烂额地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德国人凡事都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以善于安排、崇尚理性、遵守纪律、服从命令、讲究精确而闻名于世。德国企业人的规划

30岁前成为优秀的经理人,培养一支优秀的团队,35岁前成为父亲,40岁前成为某钓鱼俱乐部成员,50岁前……通常,这是一个德国经理人为自己制订的目标。可见,规划是成功的德国经理人自我设限的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在很多德国企业里,有时一个阶段就会讨论两个星期。通常,新产品或新版本的诞生,需要走六道“工序”,这就是产品的规划阶段、需求形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和技术支持阶段。事实上,这六个流程并不像一般硬件产品的流水线那样。这六个阶段或者交叉,或者平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统筹项目。落到实处,这些项目需要“德国工程师文化”的支撑。

德国人的严谨与务实的精神体现在这些工程师身上。在SAP,工程师们不惜花大量时间去反复验证新产品的品质和设计科学,严谨的德国人对于写软件有着比打造精美工艺品更细腻的心思。

所以,世界人民观察到的情况是:在没有十足把握出产品的时候,德国企业通常不会作任何宣传。

差距四:良好的企业内训机制。

德国经济在20世纪60~90年代非常成功,这种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德国人的这种性格,性格决定了德国企业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是:德国并没有世界上最知名的商学院,但德国企业内部却有着最好的内部培训机制。德国企业培养管理者的方式,是提供给每个人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位工作的机会,即所谓的轮岗制。中国德国商会执行总经理Jutta Ludwig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成为工程师之前,有很多技能培训。这种培训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中。我们称之为双轨教育。学生们必须同时在学校学习理论和技术,同时还要在企业中实践不少于4天。

此外,德国企业军事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风格对于机械生产来说,是非常高效的组织方式。这种结构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而且每一个等级都有非常严格、清晰的职责规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