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石油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拥有足够的石油储备才能拥有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因而,自从壳牌集团成立的那天起,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家可以和标准石油托拉斯竞争的全球性的石油公司。在公司运营早期,世界上丰富的石油储量看起来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油业的高利润使得壳牌只要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其石油业务,它就能攫取丰厚的利润。
在1907年合并后的一段时间里,它的业务以令人炫目的增长速度发展,其业务涵盖原油生产、运输、精炼、销售,其足迹遍及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人居住的大洲。廉价的原油来源和广范围的运输体系加上成熟的营销手段是壳牌早期最显著的优势之一。而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使其能够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从而轻而易举地兼并荷兰东印度的其他石油公司,并在标准石油1910~1911年发起的新一轮收购狂潮而采取的价格战中经受住考验。
1910~1915年,该公司集团相继在英属婆罗洲、墨西哥、委内瑞拉找到石油并投入生产,同时从罗马尼亚、俄罗斯、埃及和特立尼达先后购买了一些油田并建立了销售业务网,在中东购买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即后来的伊拉克石油公司)25%的股份。期间壳牌相继在美国成立了洛克萨那石油公司和加利福尼亚壳牌公司。到1920年,壳牌的储油点和销售网扩大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正是在公司这种专攻石油产业的扩张性专业化战略驱动下,壳牌集团原油产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9%增长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12%,而且这还是在其由于俄国的十月革命(1917年)散失在俄国的油田的情况下取得的。与之相对比的是,标准石油虽然在原油运输和精炼上具有优势,但是在原油开采和生产中却不如壳牌集团,而且标准石油的石油供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国内的供给,而壳牌集团的石油供给遍及全世界。1911年标准石油托拉斯的解散迫使其继任公司改变策略。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复制了壳牌的成功,并将公司重组为一家整合的具有和壳牌相似的上游业务营运的全球性集团。
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快速而显著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亨利·德特丁(Henri Deterding,1866—1939)天才般的商业运作和战略决策。经过1902年建立市场联盟并于1907年合并组建公司,他不仅建立了英荷皇家石油壳牌集团,并且统一不同国家的工作时间。他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一家可以和标准石油托拉斯竞争的全球性的石油公司。当他实现这一目标时,在一些方面事实上已经超越了标准石油。于是他转而将目标集中在巩固集团在石油业的地位。这一意图使得1928年8月有“石油拿破仑”称号的英荷皇家壳牌董事长德特丁邀请时任英波公司(现在的BP)董事长卡德曼、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的沃尔特在苏格兰的阿齐纳卡雷城堡以渔猎聚会为名,秘密达成了“按现状”的协定(As-Is Agreement)。协定规定三家公司都继续维持各自当前的市场份额,稳定价格。这个被称为1928年石油卡特尔协定,连同1928年7月31日签订《红线协定》,一起构成了主要石油公司的竞争秩序。在此之前的整个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生产过剩,石油公司间不断进行的价格战损害了各自的利益。1928年初,卡德曼与德特丁已经达成了两个协议,第一,关于印度市场,由壳牌和英波共同建立的公司负责销售,除了销售英波在缅甸打出的油之外,剩余供应由壳牌和英波平摊,作为交换,英波保证不在印度发展自己的销售组织。第二,关于非洲、中东和锡兰等广大区域市场,由英波和壳牌合资建立“统一石油公司”,负责两个公司产品在上述领域的销售。《As-Is协定》在1930年1月通过《关于欧洲市场的备忘录》得以加强,通过1934年6月的协定,把除了三巨头之外的四家美国公司也纳入此协定,这四家公司包括加州标准、纽约标准、德士古、海湾石油。从那时候起,有半个世纪的时间,这七家公司被称为“七姐妹”,它们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石油市场。如果说《红线协定》是石油巨头瓜分全球资源的安排,那么As-Is协定就是它们瓜分全球市场的合约。
由于关注于稳定市场占有率,壳牌明显变得有些保守了。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公司很少会放过商业机会,在俄罗斯、罗马尼亚、伊拉克、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地区的石油业务都独占鳌头。然而,现在却开始错失一些机会了,最重要的莫过于错失了参与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业务发展的机会。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集团比其竞争对手更谨慎,或许是由于它对极其不稳定的“按现状”协定比其他公司更认真对待的缘故吧。这一保守使得壳牌公司散失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得壳牌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从30年代初期开始超越壳牌集团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手中重新夺回失去的份额被证明是极其困难的。由于在罗马尼亚、印度尼西亚失去油井以及错失在阿拉伯地区的机会,壳牌的原油全球占有量仍然低于20世纪20年代的顶峰时期,而与之相对比的是BP以及标准石油在这时期做得更出色。壳牌另辟蹊径,通过在中东地区建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参与其中,但是并没有参与最重要的沙特的阿莫科油田。贯穿50年代和60年代的是公司采取密集化的开采措施,仅仅在美国就钻探了1 000多口陆地油井,并成功地使之营运。为了避免过分依赖某一地区的石油,集团制定了地区供给平衡化的战略。此外由于技术的发展,公司战后也开始转向近海石油钻探。1960年,公司在卡塔尔发现了近海油田,这是一个对其在中东的利益具有重要价值的发现,并通过一系列的排他性协议开采科威特的近海油田巩固了其地位。然而,在条件恶劣的地区开采石油一方面证明了公司的实力,但同时公司由于将精力与资源集中到那些地区也相对地失去了在条件好的地区开采成本更低石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