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肥事件”后,李秉哲先生多次出国考察。探索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他发现电子产业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悄然兴起,而这个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自然资源稀缺的韩国而言非常适合。再加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韩国,因为战争的影响,人民生活很贫困,即使是一些在欧美和日本国家即将淘汰的电子产品,如黑白电视机,在韩国也不多见。李秉哲敏锐地感觉到韩国以及与韩国经济水平相当的不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于是三星公司学习借鉴日本发展高科技的做法,决定向电子产业进军。
1969年1月13日,李秉哲先生创办了今天的支柱企业—三星电子。同年又出资2500万美元(占50%股份),与日本三洋电器(占40%股份)、住友商社(占10%股份),于1969年12月4日成立了三星三洋电器(1977年合并为三星电子)。
三星电子成立之初,主要是为日本三洋公司组装黑白电视机。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政府鼓励出口的政策导向,于是包括三星在内的各制造企业都大力提升生产能力。1978年,三星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产量超过日本的松下,居世界首位;到了1984年,三星电子则以500万台彩色电视机的产量位居韩国第一位。由此可见,早期的三星电子已经在消费类电器的生产制造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此后,三星电子在消费类电器上的研发投入也不断加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星电子在韩国首次开发了录像机,使韩国成为继日本、荷兰之后第三个自主开发磁带录像机(Video Tape Recorder,VTR)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三星电子成为韩国电子企业出口额最大的企业。2008年,三星电子以营业额106.006亿美元在“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位列第38位,成为三星集团的支柱企业。
在此阶段,尽管三星公司还是处于起步期,但已经开始由单纯的贸易转向制造业,向实业发展,在此期间逐步积累起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资本实力。并且通过成立三星电子,为以后三星成为数码时代的领导者奠定了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三星电子,不妨对比一下电子行业的另一佼佼者—索尼公司:
索尼的前身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由日本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成立于1946年,注册资金19万日元。公司成立之初以电信机器和测量仪器研究制造为主业。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于1950年生产出日本第一代磁带录音机“G型”,1957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从而开创了公司的新篇章。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于1958年改名为“索尼有限公司”,索尼公司于1960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代晶体管电视机“TV-301”、1963年生产出世界第一代晶体管小型磁带录音机“PV-100”、1965年生产出世界第一代家用磁带录像机“CV-200”。
从成立时间上看索尼要晚于三星公司,但在电子领域内的起步却比三星电子(1969年)早了整整20年。在三星公司没有进入电子领域前,索尼已经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三星电子想要追赶并超越索尼的过程注定会充满荆棘。
1.1.2 产业多元化,布局半导体(1970~1979年)
1. 产业多元化
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经济开始步入正轨。随着韩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已经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但这种低附加值的产业却要以耗费大量的原料和能源为代价,于是韩国政府开始扶持造船、化工和航空等重工业和化工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三星公司在业务领域上也不断地进行多元化扩张,其业务很快就涵盖了电子、造船、建筑、化工等传统领域(见图1-3)。
图1-3 三星多元化
在这个阶段,三星公司主要通过投资新建的形式,迅速实现产业的多元化扩张。三星通过在重工业、化学以及石化工业的大规模投资奠定了其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在1973年8月,公司宣布了第二个“五年管理计划”,目的是对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进行集中投资,这样三星公司成功地实现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生产的纵向一体化。1974年,三星重工业公司宣告成立,标志着三星公司正式涉足重工业。1974年,三星公司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50%的股份,由此进入了半导体行业,这为三星后来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子企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77年,三星造船厂和三星精密机械株式会社成立(现更名为三星Techwin),自此三星公司进入造船工业。1979年12月,三星公司又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的剩余股份,使其成为三星的独资企业,并将商号改为“三星半导体”。1980年1月,三星半导体与三星电子合并,至此,三星电子公司全力投身于半导体的研究开发。
2. 力排众议,布局半导体
在李健熙接替李秉哲出任会长前,三星公司已涉足半导体芯片业务,同时还零零碎碎地经营其他多种业务,但没有哪一项能称得上是核心业务。由于核心业务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三星公司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境况,三星公司进行了业务的重新规划,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电子、半导体以及通信等新兴业务层面,为此三星公司甚至将这几部分业务全部都并入三星电子,以形成合力,这种战略调整表明了三星公司旨在成为21世纪世界一流电子企业的决心。
布局半导体行业可以说是三星公司决定未来主战场的一次重大战略决策。当时这一决策在公司内部受到多方阻挠,经营观念上的阻力主要来源于时任三星董事长的李秉哲,他对进入半导体行业持犹豫不决的态度,而且其他不少元老级的人物也对进入该行业持反对意见。
布局半导体业务对于三星来说也面临着很大的行业环境风险。因为当时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并不景气,同时日本半导体企业的起步较早,在行业内已经取得了绝对领先优势。然而,李健熙最终还是凭着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顽强的意志以及果敢的决断力,将三星公司带上了半导体这趟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列车。自1974年三星公司收购韩国半导体公司50%的股份之后,公司便开始了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里的神话历程。通过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三星积累了非常扎实的技术研发实力。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三星公司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突破DRAM 芯片的容量限制,能够在高端产品市场上不断斩获市场份额,都与它在半导体行业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不无关系。由此可见,布局半导体行业是三星公司确定主营业务方向的关键一步,也是三星公司得以不断成长的坚实基础(见图1-4)。
图1-4 各事业部销售额比例对照图
在这个时期,三星公司将其制造过程从原材料供应、散件组装发展到了最终产品的生产,形成了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三星另一个传奇式发展来自于处于萌芽状态的家用电器领域。当时在韩国本地市场已是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三星电子,主要从事电视机组装业务,在此期间开始出口其产品。这个阶段,三星电子只是给日本三洋公司组装黑白电视机,没有自己的研发技术,因此这个时期三星公司的经营还只是制造和贴牌生产时期。
正是在这段时期,通过大规模的多元化和兼并,三星公司扩展了其经营业务的范围,实现了高速扩张,形成了集团化的管理模式。这种多元化的经营增强了三星公司的经济实力,从而奠定了其作为世界级大企业的基础。但同时也因为涉足多种行业,而不能集中优势资源投入产品的升级换代,只能依靠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所以此时三星的家用电器也只是定位在低端市场。
这个时期三星的竞争对手索尼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如下:
索尼在这个阶段先后在世界各地,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制造工厂和销售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彩电、录像机等产品。在这个阶段,索尼在技术上不断地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突破,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树立起了优质、尊贵的品牌形象。同时期索尼逐渐跨越电气、电子领域,涉足娱乐、金融等领域,并成为各个领域内高品质产品的象征。所以,从品牌的树立以及产品的研发实力方面来讲,三星在这个阶段根本无法与索尼相比较。对于这一点三星的领导层也有非常清醒的认知,所以直到后来的若干年,三星电子一直将索尼作为自己学习与赶超的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