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30美元闯美国(2)

汪潮涌拦住一辆出租车,还没开口,司机就飞快地说了起来,而且还有浓重的非洲口音。一番连说带比画,彼此终于搞清楚了。但是,汪潮涌却只能失望地让车开走。因为司机的要价简直惊人,而他身上只有30美元。

他试着拦住了第二辆、第三辆车,砍价之后也都没有低于50美元的。汪潮涌无奈中想到了中国领事馆。迫不及待地打开地图,查看一番,幸好,比罗格斯大学近。

第四辆车,砍价,成交。30美元,出租车把汪潮涌拉到了中国领事馆门口。此时,他已身无分文,看见领事馆的中国人,他真正感觉像见了亲人。

第二天,领事馆派人把初到美国的汪潮涌送到了罗格斯大学,学校很快安排了他的吃住。

罗格斯大学,全称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简称罗大(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美国新泽西州最大的高等学府。1776年成立,是美国第八个成立的高等学府。

罗格斯大学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姊妹学校,因为罗格斯大学本名皇后学院,而哥伦比亚大学本名国王学院。当初,两校创校时就是为特意表现此种关系而命名的。直到后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两者之间的此种关系才渐渐疏远。

罗格斯大学的工商管理非常有名,许多人慕名前来。汪潮涌这个黄皮肤的中国小伙子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股票、证券交易早已成熟,而对中国人来说,这些却还都是新名词。

汪潮涌苦笑着说:“1985年我去美国,中国还没有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1991年、1992年的事情。我们在清华的时候,学的是政治经济学,除了理工科的基础课程外,学的是管理。当时我们的课程是开不出什么证券市场、资本市场、股票投资、证券分析之类的课的。我们的老师也没有这种知识结构。所以到了美国,我们连课都听不懂。”

敲响中国证券交易第一声锣的仍然是汪潮涌的老师朱镕基。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主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当时,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的股票。所谓“老八股”是指: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和兴业8家的股票。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之后,中国的股票市场才逐渐发展起来。

所以,汪潮涌在中国读书时,即使是清华大学,也从未开过这样的课程。初到罗格斯大学,汪潮涌学业上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虽然英文好,但是面对全新的知识,汪潮涌还是无从下手。这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知识结构的问题。就像一个学文学的人,从来没接触过机械行业。即使你讲得再有意思,说得普通话再标准也没有用,这是两个问题。

汪潮涌自己也说:“这不是英文的问题,是因为在我的常识里头,不知道股票是什么,不知道证券是什么。课堂讨论的时候,我们只有听的份儿,美国的很多同学本来就是念MBA的。还有在华尔街工作的人,然后过来进修。”显然,汪潮涌与这些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汪潮涌说:“所以那个时候,你要说自己去华尔街,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强者,不会在困难中退却!汪潮涌没有被吓倒,没有畏惧。对于挑战,汪潮涌永远是敞开怀抱来迎接的。他说:“正因为这一点,给我很大的刺激。我觉得正因为中国没有,所以我就要去学,我就要去做,做完了之后带到中国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的校训在异国他乡显得如此亲切而又有力量。

当然,一味硬闯是不行的。中国人讲“有勇有谋”。汪潮涌说:“我的诀窍是‘以己之长,攻其之短’。因为你与华尔街那些银行家们谈股票、债券,一个初出茅庐的MBA学生,人家是不把你当回事的。”

清华大学是一个学风非常朴实、严谨的学府。虽然,汪潮涌只在那里度过了紧张的一年,但他深深继承了清华的学风和修养。毕竟,他在清华打下了很好的数量分析的理工科的基础。加上他的计算机基础也很好,所以,做财务模型、统计模型、概率分析等,都成了他的长项。

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汪潮涌智勇双全、双管齐下,日子就这样铺陈开来。

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强项,他接触到了这些华尔街的勇士们,在给他们做模型和分析的项目中,汪潮涌给这些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努力、努力、再努力!发扬中国人不怕吃苦的精神,汪潮涌不断地从老师、同学那儿学习最新的金融知识,迅速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年之后,汪潮涌头脑中的学科知识结构已经牢牢搭建起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