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营,细管理(2)

一个企业,不论是生产型,还是服务型,里面都有许多繁琐的事务,复杂的人际关系。企业要想把这些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百密无疏,必须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和管理系统来应对。所以为了更好地管理好公司事务,进行精细化管理,全体员工执行的力度是最重要的。

面对中国众多的家电巨头,远祥电器公司并没有退缩,它生产了冰箱、冷柜、小家电等多种系列产品,同时进行多品牌专柜运营,销售网络也遍布全国,但是在物流管理上却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原有的物流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机构臃肿、业务重叠、成本较高等。

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远祥电器公司采取了精细化管理。引入了第三方物流,使储运式物流过渡到分销物流,最终实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实施成本透明制度,使“隐性成本”显性化,将成本降到最低。公司改变了以前的物流格局,设立了大区域配送中心和分公司中转仓,建立辐射全国的物流配送体系。使整个地区达到最佳的协调,这样做能使公司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更快。

远祥电器公司还在人事上进行了大的改革,对管理者进行了培训,使每个管理者都具备当代先进的物流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在人才的选拔上放宽、放开,不再拘泥于内部培养和选拔,采用了外部招聘、引进等方法挖掘更多的人才。

远祥电器公司最终靠着精细化管理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开拓了市场、提升了利润。

为企业增效、为公司创利,一直是刘明所带的项目部工作的核心。

从接到任务的那天开始,他就非常重视成本预测,管理人员定岗定责,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杜绝浪费,严格控制成本支出。

刘明在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上也充分运用精细化管理。比如,混凝土使用量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超过预算的部分,由供货单位承担。施工工程中必须用到的塔吊、电梯、架子管、运输车辆等,也要事先声明。在停工期间停止付租赁费。

其次,在施工方法上也是细节到位。在住宅小区施工时,他们仔细考察了现场的情况,发现采用常用的大模板或竹胶板投入太浪费,于是选用组合钢模板代替大模板和竹胶板。此外,还变“废”为宝,一般施工队不看重的渣土,刘明把它利用起来了,过筛后用于二次结构施工时的压带和地面垫层。这样渣土不需要费人工拉走,而且还节省了成本。

刘明的事实告诉我们,要想盈利就必须以成本为中心,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加积累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而精细化管理恰好是为企业的节约而服务的。

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的流程上做到正确决策、高效执行、全面控制成本。从管理对象来看,所有一切都要计入成本管理中。在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成本。精细化管理并不只是从一个小部门的角度出发,而是全方位来考虑公司成本,任何工作、任何环节都要以成本来计算,发现存在问题就要彻底解决问题。

精细化管理把成本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那就是要减少浪费,节约制造成本;减少失误,降低时间成本;快速运转,压缩库存成本等。精细化管理也把成本管理落实到了每一个员工身上,那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时时节约,处处节约。

通过执行精细化管理,每位员工才会逐渐成长为“斤斤计较”、精于算账的节约专家。细节决定节约的成败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凡是成大事者,都不能忽略细节问题。不要以为不拘小节才是一种气度,不论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地发展,都必须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决定了节约的成败。

当年修建上海地铁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德国人修建的要比我们花的时间和金钱都多,不管是外观还是里程都没有区别。但投入运营才发现很多细节德国人都注意到了,而我们的设计师却没有注意到,因此我们设计的地铁线路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德国人设计的。

管理也是一样,细节才是制胜的法宝。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很完善了,真正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就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因为并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市场无所不在,关键在于你能否发现它。市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你发现了市场,还要精心呵护、细心耕作它,才会结出累累硕果。而精细化的管理讲求的就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更注重市场细分、资源整合,更能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说过:“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当时的张瑞敏就是从改变观念,加强执行能力开始的。时至今日,海尔已成为著名品牌。精细化的管理要的就是这种注重细节的管理效果。

精细化的管理要求企业每一个员工打破习惯性思维,要用创新的观念和方法来考虑问题。原有的工作习惯,尤其是不合适企业发展的习惯往往是最可怕的枷锁,它容不得任何新的决策和习惯,想到的都是怎样反驳和排斥,而不是考虑如果采用会带来的益处。而工作理念和方法需要的就是不断创新和完善,没有哪种理念或方法会尽善尽美,能适用于任何时候。精细化的管理更考虑实用性、有效性及成本,更能在细节上做到完善。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什么来生存?靠的就是“品质”。一个产品如果有良好的质量作为保障,不需要太多包装和宣传也会被消费者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节省包装和宣传的费用。而要制造一个优质的产品,就需要每一个员工都要在生产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确保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改善产品的外在质量,所以关注细节非常重要。正是精细化的管理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变得精细起来。

企业不是福利机构,而是作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管理者在算经济账的时候要算“长账”,不能算“短账”。粗放式管理可能短期内利润增长较快,但形成思维定式和运作惯性后就很难扭转。

而如果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行精细化管理,排除内外阻力,建立起精准管理体制后,就有了持久的竞争力。这为企业以后的发展铺就了一条顺畅的路,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显现出来了,企业的发展实力也就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

不管是哪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都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来推动,精细化管理更能通过节约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我们应该看到,精细化管理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也是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