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高悬客必到:宝玉黛玉上广告

广告的目的就是让原先不注意产品或企业形象的消费者注意产品或企业形象,让不想掏口袋的消费者不由自主地掏出口袋。

英美烟公司于1912年在天津建立分公司,此前它在天津的业务委托美商老晋隆洋行经营。1919年该公司在天津建立了卷烟厂。它在天津建厂之时,正值各类现代广告形式不断舶来传入,日渐红火,不同广告媒介齐头并举,群雄逐鹿。

天津英美烟公司为了创造成功的广告,可谓煞费苦心。他们见缝插针,无孔不入,不仅利用报刊、路牌、印刷品、月份牌画、车船码头、电影广播等多种形式做广告,而且又施以灵活多变的促销奇术,使其产品形象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在这座城市的空间。

一是成立广告部。天津英美烟公司设立50余人的广告部,其广告费支出约占办公费的80%左右。公司广告部门内高手云集,不时依新品上市或产销变化推出新的创意。

二是悬挂户外广告牌。鼓楼是旧城最高的建筑,周围街市熙攘,店铺林立,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商家户外广告必争之地。老刀牌香烟广告牌曾一度高置于城墙之上,惹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租借地繁华处开始出现不固定形式的路牌。英美烟草的广告牌,请本地一些设计师依样稿绘制,与其他同业展开竞争。与此同时,马场道一带逢马会热闹之时,其临时广告展牌也屡见不鲜。

三是出版报刊广告。出版报刊在当时已是最具普及性的现代广告形式,英美烟草于此尤为突出。其实,早在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于1906年就出版有《北清烟报》月刊,主要内容就是宣传香烟产品。有数字表明,1936年6月天津英美烟公司仅支付中外报纸广告费就达1600余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中档香烟30万支的售价。

四是借古喻今。为贴近国人的欣赏情趣,英美烟草报纸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是显而易见的。大炮台香烟广告移入了古典文学故事《红楼梦》的有关内容。画面上黛玉床前愁眉不展,宝玉送上大炮台香烟,并印广告词:“大炮台是解闷儿的妙品。”这显然是借古典名著,强化宣传效果,可见创意者的良苦用心。

五是张贴印刷广告。英美烟公司的印刷招贴广告多用在国外印刷好的成品上。后来,具有海派风格、以名坤美女和传统故事为主要题材内容的“月份牌”招贴广告画,大量涌入津门。他们又专设印刷厂自行设计印刷,张贴街巷,赠送顾客。月份牌画工细腻,印刷精美,又附加月历等,有很强的实用性,颇受欢迎,对其产品的旺销无异于推波助澜。从艺术角度讲,月份牌招贴画的广泛印发,为水彩擦炭画法在天津美术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六是举办抽奖活动。天津英美烟公司还不断推出抽奖、赠卖等销售手段,用尽心机吸引烟民。其奖品琳琅满目,从昂贵的小汽车、手表、金银饰品、铜床,到日常所用的布匹、香皂、毛巾、丝袜、镜子、烟缸等,都曾奖赠。明眼人都晓得,这无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广告费和奖品费早已计入成本,商家几乎无损。虽然如此,好奇喜热闹的心理仍是驱使相当多的人纷纷购买,以试运气。

七是做电影广告。放映电影是英美烟草公司为其推销卷烟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1921年2月,驻华英美烟公司董事长柯伯思提议拨款25000银元开办电影广告,经过几年的筹备,驻华英美烟公司于1923年在上海虹桥路正式成立了影片部。当时影片部自有资金50万元,由英国人海勃道夫主持,英国人威廉?强生担任主任摄影师。最初,它只拍摄一些记录各地风景、赛船、赛马的新闻片,以及介绍名媛淑女社交活动的短片,在这些短片中间穿插公司出品的香烟广告。《天津赛马》一片是由中国导演管海峰和英国摄影师强生在天津拍摄的。随着广告电影事业的开展,中国各地影院纷纷订租影片,使得上海英美烟公司影片部应接不暇。于是又派人在天津、汉口、香港等地分设影片部,这些影片部都附在公司的广告部之内。

天津影片部成立于1924年底,设在英美烟公司运销部院内(今河东区六纬路果品公司),由英国电影专家岳赛担任主任摄影师,天津影片部把华北各地富有趣味的新闻以及北洋军阀政府的各项典礼制成影片,送往各地映演。这期间还拍摄了《北京张家口古景》、《蒙古真相》等风景影片。

英美烟公司拍摄的影片多不盈利,所收票款15%用于各地经销部门自给,85%用于租园、搭棚、印刷说明书及电影票、雇人费用等种种开销。电影票价不一,分成三四等。如天津三炮台影院票价为四种:即三角、二角、铜元16枚、铜元八枚。而且附带赠烟,如三角票送“三炮台”一盒;二角票送“哈德门”或“黄狮子”一盒。

为鼓动人们看电影,影片部还雇用鼓乐队在大街上游行宣传。在20年代,电影在中国还属新鲜事物,在偏僻地区更引人注目。英美烟公司1923年在湖南祁阳放映广告电影,特假县城财神殿放映,每晚售票千余张,当地人争先恐后“有如梅兰芳偶临沪汉,大有叫座之能力”,与此同时,公司卷烟在当地的销量也如“一日千里之势”。

英美烟公司影片部在拍摄广告影片获得利益后,一改过去的方针,一方面拍摄故事片与中国民族电影业竞争,企图垄断中国电影事业;另一方面在上海、天津等地收买、自建了一些电影院,建立放映网,企图控制中国的影片放映市场。但是自1925年爆发“五卅”爱国运动之后,英美烟公司在华利益受到极大影响,广告电影也随之一蹶不振。1926年2月4日,英美烟公司影片部更名为红印影片公司,但仍未逃脱经营衰退的厄运。

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大背景下,多姿多彩的英美烟草宣传广告,是其倾销商品、垄断市场的重要手段,客观上却丰富了老天津广告的形象,成为这座城市广告传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