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如何沟通的

在中文的语言环境中一个人可以说两种话,一种是“官话”(不直接的,正式的);另一种是“非正式”的语言。后者通常是在家中、朋友中间或是一个他们感到安全和可信的环境下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能够放下戒备而坦率地交谈。然而,当遇到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时,第一种正式语言就派上用场了。当被问及他们的个人见解或反馈时,他们会尽量少说,或是含蓄地表达。如果他们不是在场资格最老、职位最高的人,那么这种情况更甚。如果需要发表演讲,他们常常会讲一些空话和套话--比如轻描淡写地谈谈天气,聊聊无关大局的话题,甚至是说假话。

举例来说,中国人在开会的时候多会讲官话。他们会谈论谈论天气,评价中国经济的增长或是介绍公司的成长,可他们谈话的真正内涵却可能是毫不相关的主题。只有他们感觉和你在一起能够像朋友一样舒服地相处,他们才会转换成一种“非正式”的语言,来表露他们更真实的意图。

由此看来,在生意场上和中国人打交道,特别是刚开始和他们接触的时候,要谨记他们是不会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的。他们会更倾向于先谈论一些“正经”的东西,就算提及某些敏感的关键话题也可能只是为了探探你是怎么想的。有些中国人甚至可以把这种技能升华成一种艺术--像打太极一样绕来绕去。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比较成功的国有企业的领导都掌握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沟通方式。他们会在例行的握手拍照结束后马上询问:“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或是你们会谈的目的,他们通常会回答得比较明确直白,尽管他们还是会用一些委婉的措辞来留下一些空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