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会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高风险经济,包含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知识在国际间频繁流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表现得更加鲜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重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式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导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而且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并使之激化。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因为如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
1997年7月开始,发生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这些国家的经济在1998年呈现负增长,而在1997年之前,它们的增长率超过5%。
这些国家曾消灭了大量贫困,是“亚洲奇迹”的一部分,然而在危机爆发后却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其原因何在?金融市场信息的弱化是导致这场危机的关键因素。在勾画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不对称信息分析的框架后,我们将用此框架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
金融系统在经济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这是因为当它正常运行时,可以将拥有富余储蓄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金融系统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即金融合约的其中一方与另一方得到的信息存在差异,这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理解金融危机,可以将亚洲金融危机定义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对称信息问题严重恶化,使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导向那些拥有最佳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人。